袁肖村 首页
这个冬天会是“暖冬”?

排名 年份 平均气温

1 1968年 4.6℃

2 2000年 4.5℃

3 1977年 4.3℃

4 2016年 4.2℃

数九寒冬,本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徐州人却没有感受到来自冬季的“威胁”。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这个冬天,真的不止一点点暖,市区街头不少爱美的姑娘连冬季必备的秋裤都没有穿。

●三九竟能“河边看柳”

昨日早晨,故黄河两岸早该落光叶子的垂柳枝上,竟然还有不少绿叶随风摇摆。早起锻炼的人们纷纷议论:今年的天气太怪了,难道是个暖冬?

不仅柳树感受到了这个冬季的温暖,连不少花儿也都提前开了。市民李先生种在院子的迎春花,在这三九的时节居然提前开放了,嫩嫩的黄色花瓣在冬季开的格外精神。“这到底是迎接春天呢,还是在体验冬天呢?是不是乱套了?”

迎春花提前开放,大概是这阵子的温度高,把花忽悠了,不过腊梅花也开了!

云龙公园、云龙山脚下,不少蜡梅已经开始吐露芬芳,一个个花骨朵含苞待放。

园林专家表示,腊梅在人们的印象里,虽然是“凌寒独自开”,但本身性喜阳光。一般腊梅品种经过一个星期5℃以下的低温后,就能开花,上一波冷空气袭来,让徐州气温有所下降,随后由于冷空气强度不够,气温回升了,一些公园、小区光照好的地方的腊梅就提前开放了。

●12月平均温度显著偏高 历史少见

沛县地区气温达历史最高

2016年的12月,被大家称为“想出手就出手”的冬季,温度真的高了不止一点点。

市气象台台长孙建印说,根据气象记录显示,刚过去的12月,全市平均气温达到了4.2℃,比常年偏高1.7℃。“一般来说,全市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相差0.5℃算正常,超过0.5℃即可称为偏高,而2016年1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7℃,已经达到了显著偏高的程度,位列徐州有气象记录史以来,历史第四高温。”

自1960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全市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出现在1968年,达到了4.6℃;2000年12月的全市平均气温4.5℃,位列第二;1977年12月的全市平均气温4.3℃,位列第三;2016年12月以4.2℃的“高温”位列第四。此外,在2016年12月,沛县地区的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值,徐州市区为并列第二高值。历史上来看,徐州12月的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989年的12月3日,市区最高温达21.3℃,2016年的12月4日最高温为16.6℃,出现在丰沛。

●说好的“冷冬”呢?

原因一:拉尼娜“不在状态”

这个冬季过了一半,人们纷纷吐槽:2016年网上说的沸沸扬扬“冷冬”去哪了?究竟是咋回事?

这要从一个“小女孩”说起。拉尼娜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小女孩”,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冬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海温异常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小女孩”的出现会搅乱全球气候。

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影响之一就是冬季易偏冷。2016年9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指出,赤道中东太平洋已于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所以各路气象爱好者纷纷表态:这个冬季预计是个“冷冬”!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从2016年11月14日开始,拉尼娜就很不在状态,近日,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拉尼娜状态可能会衰减结束,并进入正常状态。也就是说,拉尼娜事件可能中途夭折。

气象专家指出,天气情况变化较快,长期的气象预报只能作为参考,预报的时间跨度越长,准确率越低。

原因二:冷空气太不给力

决定冷冬的因素还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还不是拉尼娜,而是来自北冰洋以及西伯利亚高寒地区的冷空气。冷空气要南下,必须有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中高纬度环流演变等因素共同作用。

根据市气象台的数据统计,进入2016年冬季(11月)以来,冷空气最强的一次,就是11月22日的那次初雪飘落的时候,但由于当时基础气温还比较高,随后的回暖也比较快。

12月的冷空气不算频繁而且强度也不高,多属于“先天不足”。在4-5日、13-14日和21-22日,分别有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影响我市,其中,4-5日的冷空气强度较高,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在7-9℃,徐州大部分地区达到寒潮标准,但同样是由于基础气温较高,回暖较快。

●冷冬暖冬暂不好说

但气温将要降下来了

“三九四九冰上走”,接下来,冷空气势力会加强吗?这个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市气象专家说了:目前还不能妄下定论。

一般来说,这个冬天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要等整个冬季结束,根据12月、1月、2月这三个冬季月的平均气温,来判定整个冬季是否偏暖或者偏冷,“三个月平均气温偏高0.5℃才能叫暖冬,目前还不好说。”

按照往年天气情况来说,徐州地区最冷的时候,多在1月中下旬到2月上旬,根据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1月下旬和2月上旬出现气温相对偏低时段的可能性较大,“平均气温将有可能回到往年的常规水平。”

因此,现在说这个冬季是暖冬,还为时尚早,接下来的冷空气或将开始“发力”。

来源:徐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