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顶街道 首页
长沙多个楼盘暗中收取团购费 变相炒房涉嫌违规

近日,多位市民向经视大调查反映,他们打算在长沙雨花区万家丽路美联天骄城小区买房子,却被要求付一笔6万元的“团购费”,而且这笔所谓的“团购费”,不计入房价、不提供正式发票、也不写进购房合同,很多购房者感觉十分奇怪,难道是楼盘在用这种方法违规收费、变相涨价吗?长沙其他的楼盘又是否存在违规收取“团购费”的行为?经视大调查记者对长沙多个楼盘展开了调查。

购房需缴6万元团购费

出6万打八折? 竟不计入房款和合同

刘女士和张先生都是长沙雨花区万家丽路美联天骄城小区的业主,他们在买房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人提供过中间服务,却莫名奇妙的被收了6万元“团购费”。而且,多出的“6万元团购费”连正规发票都没有,也不写进购房合同。

为了了解事情真相,记者来到了万家丽路美联天骄城售楼部。美联天骄城售楼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出6万块钱团购费享受八折,而且必须缴纳。

《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第13条规定:“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商品房吗,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也规定,“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在代理销售商品房时不得收取佣金以外的其他费用”。美联天骄城的做法已经涉嫌违规。

买商铺需缴10万元团购费

声称5万元抵10万



听上去交6万元“团购费”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但购房者实际上压根没享受到一点实惠,反而还不明不白的出了“6万元团购费”,既没有发票,也不写入合同。而开发商美联置业公司则坐收红利,即逃了国家税收又变相涨了房价,这算盘打得实在是精明。无独有偶,长沙市民张先生在长沙蓝光幸福满庭售楼部买了两套商铺,也被要求交纳“10万元团购费”,记者随后来到长沙蓝光幸福满庭售楼部进行暗访调查,发现这“5万元团购费”同样不计入房款。

团购费流入中介公司腰包

变相炒房涨价涉嫌违规

“交5万元团购费低10万”,听上去很美好,其实购房者交纳的5万元根本不计入房款,而是流入了一家中介公司的腰包,调查中,连蓝光幸福满庭售楼部的开发商销售人员都表示,团购款收费确实很混乱。

 原来,蓝光幸福满庭开发商已经把房子的售卖交给中介代理,所谓的5万元团购费也是由中介公司收取了。

原来,蓝光幸福满庭开发商已经把房子的售卖交给中介代理,所谓的5万元团购费也是由中介公司收取了。

这种变相炒房加价的行为已经违法了我国《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中第3条:商品房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房时应该公开表示商品房价格、相关收费以及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其他因素。住建部门应该对这种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警惕看房雷区 那些钱本不该花?

跨市看房:关于“沉没成本”的心理战

相比现场认购,认筹则使客人危机感更容易被调动上去。有些购房者被开发商制造的“抢不到房”的氛围吓到了,塞钱给中介插队,抢着进去选房,几秒钟就选中下订了。“其实根本不用抢,想反悔订金还没得退。”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了。大多都是买房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抢房”,过后才发现的问题。

茶水费:“绿色通道”有价码

一些特别火爆的盘,还真的是抢不到筹,怎么办?一般就会收茶水费,客户交个1万-2万,就能提前认购。想要具体到哪个朝向、哪个楼层、哪个门号,再适当加一点钱,这个定价都是有空间、有得谈的。高峰期的时候也有爆出过五六万的“茶水费”。

但双方合约一般不把“茶水费”几个字写到账面上,通过其他方式变相抬价,所以很难界定。

更名费:加价五六万算少的

所谓“更名费”就是中介先下定去认购一套房子,然后找到意向买家,加价最低五六万,高的喊过十万。但更名有风险,周期又长,实际上就是中介参与炒房。

吃差价

去年5月份,东莞的王小姐看上一套公寓房,中介答应帮忙砍价,最后叫价66万。她怕房价上涨,冒着大雨取了5万元定金交上去,后来才知道中介跟卖家说的价格是65万。她愤而找中介公司“告状”,最后中介承诺帮她“降下”一万的税费,按65万成交,另多付5000元给中介。

首付贷

首付贷虽然已被禁止,部分中介公司仍然承诺可以“搞定首付贷”。也有中介跟银行的消费贷打包。某小品牌一手房平台可以通过首付贷实现15%的首付。按照1.5万元均价,100平方米的房子150万,首付45万,首付贷20万按照5.6%的消费贷年息计算,三年还完,每期本加息要还6488元。再加上70%的房价贷款30年还清,等额本息每月还贷5572元,叠加起来一个月还贷接近1.2万元。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是压力巨大的。

诚意金

购房者为买房,与中介公司签订委托合同,并一定数额的诚意金交给中介,以确保买到中意的房子。有案例显示,消费者看中的房子没有到手,中介公司却直接扣下诚意金,而中介公司收下万元诚意金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

价格术语

“起价”一般指该物业内楼层、朝向等最差而价位也最低的那套房,大多是不规则房,首层、顶层房甚至半地下房,给人一种最低的印象以诱惑消费者,但若一打听很可能这个档次的早已售完了,只有更高价位的了。

经视大调查评论员乐言观点:警惕购房陷阱 监管加强管控

买房子是件大事,可是面对开发商层出不穷的促销花招,消费者也有点应接不暇,甚至糊里糊涂。一会一万抵十万,一会认筹享优惠。在这要强调,团购是团购,认筹是认筹,认筹可以抵房款,但是团购费不行。

其实不怪大家看不清楚,而是因为开发商的很多政策是蒙了雾霾的,不想让大家看清楚,偷着摸着的跟一些中介公司勾搭起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团购费或者其他名目,昧下了大伙的辛苦钱。

所以,对开发商的管控就非常重要,他们不是到处挖陷阱吗?那么监管部门就得做一个竖警示牌的人,提醒大家这里有陷阱;还要做一个绑绳子的人,把开发商挖陷阱的手脚给捆住。这样才能让房产市场健康一点。

当然,面对防不胜防的陷阱,我们自己也得清醒:

买房有风险,团购设圈套。一要开收据,二要看发票。

要想不中招,合同很重要。谨慎再谨慎,千万别着道。


转载自新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