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街道 首页
《魔兽》在国内外人们态度的差异
    相比中国上映5天狂揽10.28亿的亮眼成绩,北美周末三天仅收入了2430万美元(约1.6亿人民币)。相比在我国多个电影社区超过8分的成绩,《魔兽》在北美影评站“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仅有26%。
    北美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票仓,基本可以反映围绕《魔兽》电影的争议。北美反响平平的《魔兽》电影、为何却在中国火成狗?成为了普罗大众接触魔兽文化最简单的途径。
    在6月8日的首映场,笔者遇到了多名没玩过《魔兽》的观众,他们对笔者说,自己虽然不是玩家,但经常听说魔兽,他们想知道它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在社会上受到那么大的关注。 《魔兽》完全能成为传播学里的经典案例。于是《魔兽》电影在中国大卖,水到渠成——天时地利人和,莫过于此。但反观《魔兽》在北美市场的表现,却平庸至极。因为《魔兽》在美国玩家的心中,只不过是无数大作的其中一款罢了。
    《魔兽》不是头一部靠中国市场来拯救票房的美国电影。《变形金刚4》《速度与激情7》《环太平洋》……你能找到大把和《魔兽》一样的案例。美国人根本不缺《魔兽》。《星球大战》《使命召唤》《极品飞车》《光环》……这些在美国玩家心中的地位甚至会高于《魔兽》。
这些事实的背后,令人细思恐极——为什么别人视为平庸的电影,会受到我们的疯狂追捧?!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优质文化内容,究竟稀缺到了什么程度?!美国的文化输出强大到了这种地步!中国的本土文化有没有嗅到一丝危机?!
    《三国演义》,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学名著,它在国际上最知名的游戏是日本人做的。功夫熊猫,我们最具代表的文化符号,它在国际上最成功的电影是美国人拍的。魔兽、美国队长、火影忍者……在过去 这些年里,有多少外来的文化在输入中国、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
    而在中国,我们电影院里放的又是什么呢?《小时代》4部电影累计票房达18亿,《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票房高达7亿。《汽车人总动员》的导演还不以山寨为耻,反而以此为荣,与网友对喷。这背后蕴藏了多么大的危险信号。
    10年青春,我们给了美国人的《魔兽》,给了日本人的《火影》。而我们本土有诞生能比肩《魔兽》《火影》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吗?
很遗憾,还没有。
    我们只能在票房上取胜——由于国人们的从众心理,使得许多电影虽然烂,但照样能拿下很高的票房。
    于是最讽刺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成了商人眼里的提款机。钱再多,中国市场也不是这些外国商人的“亲儿子”。
    映照《魔兽》电影在中国市场大卖的,是暴雪高层无人出席《魔兽》在中国的首映礼。相反,在《魔兽》美国的首映式上,暴雪高层倾巢而出。
    游戏也是如此,暴雪都是以满足欧美市场的市场活动优先。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太落后了,佳作太稀少了。《魔兽》电影、暴雪游戏一登陆,自然如入无人之境,毫无敌手。
    美国人才不会像我们这样客观分析《魔兽》对中国的影响力。对于糟粕遍地、精品稀缺的中国市场,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傻钱多速来”,而不是想着如何讨好中国玩家。
    所以,即便我们那么单相思地爱别人,还管暴雪叫“爸爸”,但我们依然没得到与市场价值对等的重视。
    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自己强大的文化和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魔兽》给予我们情怀那样,让中国文化屹立在世界之巅被无数人膜拜?
    这将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