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宝社区 首页
"重走长征路 共铸中国心"西城区展览路医院走进四川甘孜地区
情洒甘孜 送健康



盛夏甘孜,清风怡人,溜溜康定,情聚八方。7月7日,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开展以“重走长征路 共铸中国心”为主题的“2016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孜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隆重启动。来自首都及全国其他一线城市的医卫专家和志愿者1000余人奔赴甘 孜州10个革命老区县参与医疗援助。

“重走长征路 共铸中国心”西城区展览路医院走进四川甘孜地区。

在这个庞大的爱心团队中,就有来自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的8位医护专家和志愿者。面对甘孜地区高海拔、条件差等艰苦的环境,展览路医院院长王雪松说,能为藏区人民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发挥优势开展工作

7月7日凌晨4:20分,这是首都医疗专家和志愿者此次赶赴四川甘孜准备开启9天医疗援助活动的集合时间。在展览路医院院长王雪松的带领下,来自展览路医院的8位医疗专家早早便出现在首都机场,虽然时间尚早,但每位队员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兴奋的表情。

行程开始,经过转机后,当天中午,医疗团队一行到达了中国排名第三高海拔的甘孜康定机场。刚下飞机,4280米的海拔立刻让大家有了“英雄气 短”的感觉,大家匆匆的脚步明显放慢,每个人都在大口喘着气。但英雄“气短”不气馁,来不及休整,医疗团队又转乘车辆,经过了2个小时蜿蜒的盘山公路,最 终到达了位于康定市的休息地。虽然还伴随着严重的高原反应,但展览路医院医疗救助团队却没有过多休息,而是根据活动组委会的前期安排,开始与当地医院的座 谈研讨。

由于组委会在前期调研甘孜州医疗需求时了解到甘孜州藏医院在开展康复治疗方面需要指导帮扶,而展览路医院中康复医疗是优势科室,所以当天的座谈会上,展览路医院与当地医院相互介绍并了解了各自的情况,为实地调研奠定了基础。

展览路医院与当地医院相互介绍了解情况。

7月8日,王雪松一行受邀来到甘孜州藏医院,实地考察了藏医、藏药设施,以及藏医药的门诊应用情况。与藏医院的门诊医生进行了诊疗方法的交流。 展览路医院的志愿者根据先期综合调查、论证的结果,结合中医、藏医诊疗理论有相通脉络的特点,提出了将新型康复物理治疗方式导入藏医、藏药治疗环节,辅助 提高疗效的建议,并与甘孜州藏医院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

3天治疗800余位病患

在结束了藏医院的考察之后,展览路医院的医疗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冒雨赶赴海拔3500米的新都桥镇义诊点,到达落脚酒店时天色已近晚8点。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精神抖擞地准时出现在集合地点。到达新都桥卫生院的义诊活动现场后,志愿者们便紧张地忙碌起来。搬桌椅、设计义诊流程、了解药品种类……听说北京来了医务人员义诊,吸引了大批的患者,而且几乎都是语言不通的藏民。

展览路医院副院长任保辉告诉记者,语言不通只是医疗团队开展医疗援助过程中的其中一个不利因素,虽然在援助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积极认真,但高原反应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一直干扰着大家。

“海拔过高导致缺氧,很多人晚上入睡困难,由于温差较大,最初几天有的大夫还出现了消化道反应的问题。但是大家投入工作的热情没有减弱。”志愿者们克服自身的高原反应和与藏民语言沟通上的障碍,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进行着检查。

展览路医院的医疗团队为藏民患者诊治。

记者了解到,甘孜地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这里地处偏远,当地藏民缺乏卫生防病意识,义诊中发现的疾病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心脑血管病、糖尿 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病等慢性疾病很常见,包虫病、结核病也很多。卫生院的条件十分有限,连最基本的血、尿常规、血糖都无法检查。为此,展览路医院为 新都桥卫生院捐赠了一台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以期帮助卫生院完善检查项目,为当地藏民提供一些便利。

义诊中,王雪松听说有一位多病的五保户阿妈年纪大腿脚不灵便,便带着志愿者前往老人家中上门“送健康”,还为老人带去了米和油。在老阿妈家里, 王雪松询问了老人的病情,叮嘱她日常饮食上的注意事项。临别时,王雪松握着老阿妈的手嘱咐她,按时吃药,好好保重!老阿妈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义诊的头3天时间,展览路医院的医疗救助团队共接待了800余位藏区患者。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多地为藏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是每位参与此次“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孜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志愿者的心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在医疗团队进藏开展医疗救助的同时,如何让藏区群众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长效救助机制,成为了活动主办方和志愿者思考的问题。

在与仍在甘孜地区进行医疗救助的展览路医院副院长任保辉电话沟通中,他向记者介绍了当地的医疗状况。

甘孜地区地广人稀,藏民居住分散,乡镇一级的医院所要担负的医疗救助面积过大。在接诊中,任保辉和同事们发现,很多藏区群众在得知有医疗队前来 义诊后,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其中接待的一位患者,带着儿子骑马花了两天时间才赶到义诊现场。另一方面,以展览路医院医疗救助团队所到的新都桥卫生院 为例,这家乡镇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紧缺,所开设的门诊数量很少,医疗硬件设备更是匮乏,一些放射、超声仪器虽然有,但是当地医生不会操作,住院病房没有一 位病人。这也导致了在义诊现场,很多病症都要靠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做出诊断。

展览路医院的医疗团队为藏民患者诊治。

参与此次义诊的展览路医院骨科医生李志伟表示,他所接诊的病患中,普遍存在患有关节炎的症状,通过了解发现,这与甘孜地区的天气以及藏区群众每 年都要连续两个月上山挖虫草的习惯有关。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因为缺少仪器,很多时候都只能进行保守治疗,缓解病患的症状。还有一位16岁的藏区少年,患 有面部疖肿,在义诊团队到来前面部化脓一直未能解决,如果不加以控制,有可能出现感染直至引发败血症。在义诊现场,李志伟医生用了十几分钟时间便为他实施 了小创伤手术。

此次展览路医院和甘孜州藏医院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有望实现对藏区人民的长效医疗救助。协议中包括对藏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义诊、远程教学 和远程会诊等,都是围绕藏医院的需求所制定的。王雪松表示,展览路医院希望通过与藏区医院“结对子”、签协议等方式,持续关注和帮助藏区医院建立较为完善 的医疗救助体系,培养一支当地医护人员组成的高技能医疗团队,为藏区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展览路医院)

来源:北京西城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