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西塘居委会 首页
南津港大堤15日车辆基本恢复通行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谢凌)7月10日中午,记者从南湖排渍新闻通报会上获悉,从7月10日22:00开始,行人恢复通行;7月15日22:00,车辆基本恢复通行。预计7月11日,南湖水位将降到最高控制水位以下,环南湖交通三圈基本露出水面。副市长黎作凤出席会议。

  强降雨致南湖水位超历史最高0.95米

  6月23日到7月9日,中心城区降水总量427.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02.5毫米,比1998年偏多233.1毫米。其中,6月23日日降水量239毫米,为历史第二高值。而南湖集雨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相当于100毫米的降雨量,就要抬高1米左右南湖水位。

  目前,南湖电排是按照农田排水标准设计,装机容量1320千瓦,满负荷运行后南湖水位每天也仅下降0.06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排渍需要。尽管南湖电排提前开机腾库,接近28米的起排水位,但受强降雨影响,到6月24日8时,南湖水位仍然陡涨了0.89米。到7月3日凌晨4时,南湖水位达30.81米,超29.86米历史最高水位0.95米,超29.5米最高控制水位1.31米。

  抢装移动电排排渍效果明显

  据悉,洞庭湖水位从6月1日开始持续上涨,7月1日达到警戒水位32.5米,7月4日达到34.6米,超过34.55米保证水位0.08米。南津港大堤内外受击,如不及时排渍,大堤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将直接危及城区安全。

  市城市防洪指挥部副指挥长、市长江修防处主任何晖介绍,6月29日,市城防指从长沙、武汉等地紧急调运移动电排和移动水泵,安排专家现场勘察,确定抽排方案;6月30日晚第一批设备进场,投入160人连夜冒大雨施工,7月1日19时,第1台移动水泵投入使用;7月2日6时40分,经过连续28个小时奋战,第1台大型移动电排投入使用;7月5日23时40分,第5台大型移动电排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在原有南湖电排的基础上,共投入移动电排、移动水泵22台,功率相当于新增2个南湖电排,24小时满负荷运行。截至7月10日12时,南湖水位29.80米,较30.81米最高水位下降1.01米,超29.5米最高控制水位0.30米。预计7月11日将降到最高控制水位以下。

  另外,从7月10日22:00开始,南津港大堤行人恢复通行。不过,由于施工现场有10千伏高压电缆,还有大型吊车现场施工,交警部门恳请广大市民不要围观、逗留,尽快通过。7月15日22:00,南津港大堤车辆基本恢复通行。

  水位退至28.5米后南湖交通三圈全开放

  虽然环南湖交通“三圈”大部分景区已退水开放,但是阿波罗、南湖宾馆及龙山西端等路段仍处于被淹状态。

  目前,南湖新区正对景区内涝受损地段采取安装移动电排、电泵等措施进行抽排;对被水淹没的路段和临水地界一边退水、一边清扫、一边消毒,确保灾后不发生疫情疫病;组织专门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全段设备设施的运转和使用;对湖面的垃圾和漂浮物进行打捞,加强植物植被的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南湖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观。

  南湖新区工委副书记、主任雷欣表示,将以最快的反应、最有效地的措施奋力抢险,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景区开放。当南湖水位退至29.5米以后的12小时内,除南湖宾馆、阿波罗、南津港大堤这三处暂不通行外,开放电瓶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水位退至29米以后的12小时内,部分开放游辅道;待水位全部退至28.5米后,全面开放南湖交通“三圈”,交还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们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风景秀美的景区。

  南湖电排改造扩容排渍能力提升5倍

  “抢排南湖渍水是市委市政府针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市委市政府为保民生不惜代价,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对老百姓损失的重要举措。”市城市防洪指挥部指挥长、副市长黎作凤指出,如果南湖不及时抢装移动电排,城区渍水面将增加三分之一以上,并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将严重影响城区特别是南湖周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面对突出其来的历史罕见的汛情灾情,市委、市政府超前果断决策,要求千方百计、开足马力,尽快把南湖的高水位降下来,确保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确保不发生伤亡事故。通过奋力抢排,至10日12时,南湖水位已降至29.8米,比7月3日最高水位30.81米降1.01米,抽排工作比预料要快,效果要比预料要好。

  据悉,市委、市政府近日决定,迅速启动南湖电排改造工程,将现有的1320千瓦电排扩容至7000千瓦,南湖排渍能力将比现在将提升5倍多。改造工程今年汛期一结束便马上施工,明年汛前即可完成。届时,南湖的渍涝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

    来源于: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