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社区 首页
从罗尔事件到杀死书店,剧情反转也真是看够了

前几天,北京南锣鼓巷的朴道草堂书店的门面封闭风波,让“书店”这一向来小众和冷清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成了当日热点。然而,和众多热点事件一样,一篇10万+之后,紧接着上演的是“反转”的戏码。很多人一早一晚分别转载了立场截然相反的两篇文章,并表示自己之前被对实体书店的情感绑架了,出现了误判。也有人表态,说那篇制造“反转”的文章才更戾气满满,是为反对而反对。

抛开“书店”这个话题,发生在新闻事件和舆论热点上的这种“反转”和争论,如今已是屡见不鲜。勾起了无数人感动、信任甚至真金白银的文字,转瞬之间就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然后便陷入孰是孰非,对错几何的争论之中,直到有新的热点将其盖过——类似的过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甚至一遇热点,便“坐等反转”。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反转”戏?反转引发的争论,是能促使参与者理性思考的有价值的争论吗?

“反转”的戏码,总是从动人的故事开始

上个周末,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谁是杀死一个书店的凶手》这篇文章刷了屏。发布这篇文章的,是位于北京南锣鼓巷帽儿胡同的朴道草堂书店。根据店家在文章中的讲述,他们被政府告知,书店门口要求封闭,原因是影响市容。而店家所持的所有营业执照及许可证被指无任何作用,“书店厄运终于来临”。

当天朴道草堂公号截图

因为触动了近年来读书人对实体书店经营艰难、困境重重的关切情感,这篇以情绪化陈述为主、使用了“杀死”“夺去”“良心”“作别”等字眼的文章很快传播开来,引发了广泛的同情与声援。但当天晚上,“反转”的戏码就上演了。

一篇名为《谁TM有空杀死这家进后院要收100块钱的书店》的文章又开始热传,此文作者表示不久前刚刚对朴道草堂书店进行过实地采访,介绍了这家店如何采取“进门最少购一本书”和花100元才能进入后院的“静默阅读空间”的经营方式。而后讲述了其被要求封闭的“门口”属于开墙打洞的违章建筑,而书店实际上另有大门可供出入,只不过直接通往收费空间;“封闭门口”和“闭店谢幕”也是被店主有意混淆来煽动情绪。

书店从前的“入门须知”

于是又开始了一波热传。看到被揭露的具体事实,很多人表示之前被骗了。书店所发布的文章,显然对开墙打洞、是否违章建筑等关键情况是有意隐瞒和含混的,如果作者在文中把这些具体情况一一说明,收获的同情和支持一定不会这么多。不过也有人表示,这篇反转文章同样充满情绪化表达,是为反对而反对。比如开头第一段是“这家朴道草堂书店,既不简‘朴’,也不地‘道’,更非‘草堂’”——不是就事论事,而意欲从品性上彻底否定这家书店。

但从因同情而转发,到因质疑为转发,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在一天之内制造了两波网络热点的文化事件,所激发的是潮水般的情绪和针锋相对的态度,而“事实”却依然有限,只有两方作者站在各自立场上提供的这些材料。

抛开书店不论,这样的热点传播模式我们并不陌生。远者不说,半年之内,就有罗尔救女事件和罗玉凤微信公众号事件等等。可以看到,每一次最先引发热点的文章,都是“以情动人”。罗尔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能传播开来,除了小女孩患绝症的可怜,更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爱女儿却无力支付其医药费,只能“卖文救女”的坚强父亲形象。而《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则是讲述了一个穷苦出身的女孩一直“不认命”,从低贱的尘埃里一步一步往上走的苦情励志故事。

“罗尔事件”中的微信打赏截图

读者就这样一次次被感动了。感动当然不是一种坏情绪,人心中被触动的那一块柔软,属于最根本的人性之善良,而且足以激发出强大的能量。但屡屡被这样事实经不起推敲的热点文章刷屏,毕竟证明相当多的读者和受众尽管善良,却在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上有所欠缺,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严谨中立的内容,

在“流量”时代举步维艰

当然不能全把责任推给读者的辨别能力不够,媒体环境的恶化同样是重要的原因。

什么样的文章更有潜力成为热点?新媒体、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们早就从经验中总结出来,严谨持重、观点稳妥的文章肯定是不行的,或者要有感人的故事可以触动情绪,或者要有明确的立场和犀利的观点。“点击量”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收入和考核就像高悬于新媒体编辑们头上的剑,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他们对内容的选择和把控。

在这种内容生产的逻辑下,需要费时费力去探究真相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人去做,迎合公众情绪和刻板想象的内容却被批量生产。罗尔事件发生之后,很多自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里都使用了“无论真相如何”这样的措辞,可有了这样的预设,无论其观点看上去有多出彩、多“三观正”,多么吸引人点赞,都仍然是一种取巧和投机。观点越多,越会让事实消隐在其中。

甚至很多观点在被表述出来的同时,就已经做好了被批驳的准备。——比起自说自话,能够引发一部分人强烈共鸣,同时激起另一部分人来挑破绽、唱反调,一篇文章在传播上才算获得了最大的成功。能够制造出对立,树起一个成功的“靶子”,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就像咪蒙的几篇现象级热点文章《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之所以成为现象,就在于几天之内连反对她的文章都纷纷收获10万+,在某种意义上,这简直是“皆大欢喜”。

  

咪蒙《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一文引发激烈反对

当双方都秉持着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看似营造出一种探讨的氛围,读者也在其中获得了宣泄的快感。但实际上只是一池被搅浑的水,事情依然很难讨论清楚,唯有点击不断上涨。

尤其是,每当发生有一定争议性和含混性的热点事件,评论里就会有很多人用或者果决或者不无猜测的态度表示“这次我站XX”,“虽然如何如何,但是我选择站XX”。虽然带有一定游戏的性质,但当这种立场上的“站队”普遍化,对事实与真理的追寻无疑更加艰难。——无论是内容的提供者还是内容的消费者,都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了对固化立场与刻板印象的重复上。人们好像如饥似渴地在阅读新的内容,实际上却只是原地打转,因为当没有艰辛的求索和自我的省思,人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前进。

正因如此,当下看似热闹的新媒体环境,实际比起传统媒体时代有更为普遍的媚俗,技巧也更为高超。——如果每天都在“刷屏”中阅读这样的内容,辨识能力又如何能不欠缺?

当事事都需要怀疑,还能相信什么?

一次次的舆情反转伤害了谁?除了利益受损的当事人,最大的输家恐怕是公众信任。媒体再难像曾经那样拥有被信服的权威性,读到一则报道、一条热点新闻,即便有很多人予以转发,但也总会有声音在说“这是真的吗”,甚至直言“坐等反转”。

还有,近几年,各种利益主体在网络媒体上的营销已经成为巨大的产业,在被无处不在的软性广告和营销“欺骗”过之后,很多读者都培养出了疑心。看到提到一个产品,就觉得是广告;看到夸一个偶像剧好看,就觉得是水军;看到帮某个人说话,就觉得是职业黑或者洗白。这正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生存能力。


虽然这些怀疑还是常常摆脱不了“站队”、“贴标签”的层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毕竟是在变化造成的混乱中,自发形成了一种相应的判断力和认知秩序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