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街道 首页
翠云廊古驿道近万株古柏5月底办“身份证”

我市启动史上最全面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翠云廊古驿道近万株古柏5月底办“身份证”


工作人员正在对古柏进行测量 伏建芳供图


 广元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管寒冰)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我市古树名木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价值宝贵,体现的文化底蕴厚重。去年,我市按照全国部署启动了史上最全面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目前接近尾声。昨日,记者从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县于今年3月上旬对古驿道近万株古柏进行全面普查,有望于5月底让每棵古柏拥有“身份证”并统一纳入挂牌保护。

   据悉,本次被称为史上最全面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是我市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清查。着重于查清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掌握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档案,形成完整的文字、影像、电子资源档案;建立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体系,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定期报告;总结推广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工作人员在实地调查时需带上测量仪、照相机和GPS定位等相关设备,逐一对每棵古柏进行详细调查,最后将检查合格的详细资料输入专门的管理软件。

   目前,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9804株,其中一级6833株,二级4005株,三级8548株。其中剑阁县共有古树名木1.78万株,主要分布在翠云廊驿道两侧、零星国有林内、庙宇旁和独立山顶。

   古柏保护历史延续

   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史载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在交接任时,相互要清点行道树,把植树护路的情况作为一项政绩来考核,作为升迁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清代,官府还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

   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唐天勇介绍,1935年,由于川陕公路的修筑,古柏损毁惨重,民众甚为痛愤,后来蒋介石知道后,也下令在古柏上悬挂木牌,发出了“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还先后三次对这些古柏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发明的“州官交接任时要清点行道树”的规矩,在当代也得到了延续。2014年,剑阁县出台了《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保护区实行县、乡(镇)两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离任交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