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中街道 首页
黄山市:实实在在徽州版《西厢记》,诗画神韵品不完、爱情故事传四方!

《西厢记》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美丽爱情传奇故事,由京剧、越剧等一百多个剧种改编演唱的《西厢记》至今已流传几百年了。不少人以为《西厢记》仅仅讲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其实不然,《西厢记》有多种版本,早在宋时就有手抄本《董西厢》,元代又有《王西厢》出现在元杂剧之中。《西厢记》乃综合以上版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版本。《西厢记》的故事反映了人们追求纯洁自由爱情,反对包办婚姻及封建强权,但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不得而知。

不过,在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园林水口著称于世的徽州,清代乾隆年间,却有一段实实在在的徽州《西厢记》。

清代乾隆年间,徽商鼎盛时期,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都由徽商陪伴和安排。乾隆六十年(1795),时任两淮盐法道员的鲍启运,在官场搏击几十年之后,已垂垂老矣,由于厌官场之忙碌,恨官场之欺诈,即告老辞官,落叶归根,回到家乡徽州歙县西乡郑村养老。他斥资万金,历时数载,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花园,取名为“鲍家花园”,与当时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

鲍启运官大业大,又为人正派,四乡八里人称鲍善人。鲍家花园完工后,聘有技工、杂役、管理等工匠人员多人,平时从事花木栽培管理。其中有一书童叫郑端祥,乃本地人,他虽是书童,但勤快聪慧,尊人贬己,琴棋诗书画都拿得上手,尤写得一手好字,大家写个家信,打个便条,都请他代劳,由于为人很是和善,众人都呼之为书童先生。

踏着小桥的石阶,跨过潺潺的溪水,透过古树名花的过道,一直通到鱼儿浮沉的碧玉塘,这就是花园西部风景清幽之地,称秀林,景致十分迷人。而就在这乐心怡情的小桥流水边上,苍松翠柏横亘之间,有一扣人心弦、撩人思念的“秀林西厢”,为上下两层,底层为诗赋长廊,上层为雕花格子廊栅走廊,为油漆板面,廊里有门雕窗刻的绣阁三间。平时这里花香鸟语,人少出入,“秀林”中的爱情故事——徽州“西厢记”真实爱情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鲍家花园的秀林里,世人称之为“徽西厢”。

到清道光初期,书童郑端祥已长得一表人才,且为人正派,受人器重,连鲍启运也很是赏识他。其时鲍启运的掌上明珠鲍文萱也已出落得如花似玉,极有才华,经常下楼去花园中游玩,早就注意到书童郑端祥的一言一行,妙龄佳人,年轻才子,时而相遇,日久生情,互有爱心,只是男女有别,尊卑身份这张薄薄的纸阻隔他俩的心。

烟花三月,一个细雨纷纷的日子里,西厢的鲍文萱见四下无人,命丫环拿着早已写好的香笺向东厢的郑书童借阅《西厢记》,郑端祥一看香笺上写着:“董西厢、王西厢,鲍家花园也有西厢”十几个字,当即心知肚明,欣喜于心。半月之后,丫环前来还书,郑端祥揣度小姐必有所示。果不其然,丫环说小姐有信在此,别看错了,说罢呈上香笺。上写娟娟小楷“新月如钩时,秀林幻羞林”十个字。郑端祥随后拿了一本《西厢记》给丫环去复命。鲍文萱从书中拿出一片白纸,上有一颗红心,心中写着“决不负约”。她看后秀眉舒展,容光焕发,喜在心中。当夜书童踏着月光,迎着轻风,沐着花香,穿越秀林绿道,来到西厢,轻移步履,进行着“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一幕,抒写着徽州《西厢记》的爱情故事。

然而,鲍启运则用“门不当户不对”对这段爱情来了一番“拷红”。在鲍启运的严厉责问下,丫环只好如实回禀,一切都是小姐安排,自己并没有出半点主意。然鲍启运不信其言,几次拷打,丫环说的却都一样,只好暂且作罢。为了保全面子,以防郑端祥与女儿再做出“出格”之事,他一怒之下,将郑端祥赶出了鲍家。郑端祥迫于无奈,又深爱着鲍家小姐,只好背起行囊,离开鲍家,在朝着小姐高楼的一处土坡上搭起草棚,白日里立一面旗帜,随风飘扬,夜里点起一盏灯,灯光闪闪,以表思念之情。

再说鲍启运怒气未消,命人将女儿锁在房内,不让离开半步。鲍文萱与郑端祥尽管人隔两地,但心灵相通,鲍文萱更为郑端祥举旗点灯真情所打动,便在房间心生一计。她知道父亲是爱女儿的,自己不吵也不闹,只是不吃不喝。任凭父亲叫人劝,亲自劝,她只是一言不发。两天下来,眼看女儿以泪洗面,人渐消瘦,鲍启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细细想想郑端祥除门户不当之外,人才、知识、德性并不差。最终迫于无奈,便同意了女儿的婚事。鲍文萱与郑端祥在鲍家花园里举行了一场美丽的婚礼,以自己的实际举动成就了一桩美妙而真实的徽州版《西厢记》。

美如斯,妙如斯,今日鲍家花园更以醉人的风景、丰富的文化、传奇的爱情故事,成为黄山诗画神韵品不完、爱情传奇故事传四方的好地方。

小编认为:《西游记》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美丽爱情故事,而在徽州有一段实实在在的《西游记》,相信我们都想有这样美丽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