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什村 首页
《濮阳戏曲志》戏曲之乡纵横谈

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孕育和坎坷的发展道路,终于以她独有的丰采和魅力,登上了历史舞台,工夫约当十二世纪。

中国戏曲,是封建时代人民文明的艺术珍品,是中国陈旧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价值连城;是炎黄子孙昌盛文明的光辉意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民族性。民众沃土的培育和心血的灌溉,使其与人民结下休戚与共的不解之缘,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虽遭历代官府行文限禁,但时近千年魅力不衰,而且正带着中华民族的自尊走向世界。

戏曲之乡纵横谈

濮阳市地处华北平原,位豫省东北隅。东与山东鄄城、郓城、梁山隔河相望,西与滑县、浚县、内黄相连,南与山东荷泽、东明和河南长垣交壤,北与河北魏县、大名和山东莘县、阳谷、东阿毗邻。四季分明,冷暖适中,资源丰富,人昌市茂,为京津门户,河朔屏障,历为交通要衢和兵家纷争之地。

濮阳,古称帝丘。上古时代,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曾建都此地,故有“颛顼遗都”誉称,其“长乐亭”则是其避暑及游乐之所。

夏时为昆吾国,系经济文明重地,后夏桀兵溃昆吾,遂被汤灭。

西周时,武王伐纣灭商,将殷商故地封胞弟康叔,称卫国。公元前630年,卫成公因避狄难,国都由楚丘(今滑县)迁至帝丘,凡二十一代,历449年。

春秋战国时,濮阳已为经济、政治、文化重邑,孔子四次临卫,诸侯七次会盟,标志着古城的空前繁荣。

秦改郡县,郡治设濮阳,辖四十余万户,人口一百六十万,属县二十二,已为民众物丰要地。秦末,项羽义军曾于此大破秦军。

汉承秦制,置濮阳县,隶属东郡,濮阳为县首。东汉末,曹操、吕布大战濮阳,为兵家纷争要地。

晋,封子允于东郡,称濮阳国。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濮阳分置昆吾县,又分临河、顿丘、内黄三邑地,后置澶渊县。

唐袭隋制,因避李渊讳,改称澶水县。

五代时,澶水自顿丘(今清丰)迁至濮阳。开运年间(公元944-947年),升镇宁军节度,其间,粱、晋在濮阳历大小百余战。

宋代改称澶州,隶澶州郡辖,后升开德府。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契丹南侵,宋、辽对垒澶州,以屈辱的“澶渊之盟”媾和息戈。

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

改澶州为开州,属河北大名府。

元、明、清袭金旧称,元时领长垣、东明、濮阳三县;明时将濮阳并入开州,领长垣、东明二县;清时领县属府,其间战祸频仍,大都波及濮阳。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扫千年帝制缔造共和后,濮阳改州为县,属河北省大名专区。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置濮阳专署。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濮阳分置昆吾、濮阳、尚和三县,隶属冀鲁豫边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属平原省,设专区。1952年撤省及专区建置。1954年归属安阳地区。1958年划归新乡地区。1961年复归安阳地区。1983年9月l日濮阳建市,初辖原安阳地区十三县,今辖市区、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等五县一区。面积4009平方公里,人口270万。囊汉、回、满、蒙、苗、泰等民旗。

就剧种和剧团数量说,河南跃居全国之首,而濮阳市又为河南之冠,可谓“戏曲之乡”中的“戏曲中心”。历史上曾有十九个剧种扎根活动在濮阳大地,今除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评剧、五腔调相继消亡外,尚有目连戏、大弦戏、大平调、柳子戏、山东梆子、豫剧、罗戏、枣梆、二夹弦、落腔、四平调、曲剧、坠剧、舞剧在艺苑争芳斗妍。宋、元以来,历代人民用戏曲演唱形式表达思想,熏陶性情,抒发情感,寄望未来,欠年又是养生糊口的重要手腕。千百年来,戏曲养育了万千艺人,艺人用血汗灌溉了戏曲艺术,二者同舟共济,相依为命,共同创造了一个绚丽夺目、五彩绚丽的戏曲之乡。

濮阳市地处中华民族文明摇篮--黄河之腹。盘庚迁殷,都朝歌(今淇县),濮阳为畿辅地,乐师延曾为纣作靡靡之音,纣王乐而忘倦;春秋战国时,建瑕丘,为士大夫游乐公园。《札记·檀方下》载卫献公之孙文子语曰:“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后,历代秉国者无不置歌舞弹唱以为乐,官家利用,民间效仿,上承下继,因循成俗,此所谓“地利丰惠”者也。

濮阳东临圣林孔府,西接殷商故都,南望东京汴粱,北眺京华津门,皆古今人文祥地。濮阳独具其中芝兰之室,熏陶感染,地灵草瑞。濒临黄河屡滥成灾址其害,地势险要兵家纷争为其祸,然锅兮福所倚,正缘此端而从艺者众,诚所谓“荒年财主富,时艰艺人多”者也。况处冀鲁豫三省交壤,适逢庙会,众多艺种荟萃,四方商贾云集,既得经济交流,尤益艺术沟通,此所谓“地理优厚”者也。

濮阳民风淳厚,崇礼习尚,古来斯民喜歌善舞。繁重劳作之暇,击杵为乐;兴致勃发之时,起而为舞。农闲季节,或聚街头巷尾,或忙宗庙祠堂,吹拉弹拨,歌舞自娱。丰稔之年,邀班作戏, “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集镇”。(《明斋小识》)歌谣《演春台》道:“红男绿女杂沓来,万人攒动环当台。东家五百西家千,明朝灶洞寒无烟”。适逢黄泛饥馑之秋,邀亲请友,携妻带子,孟浪风尘,以艺养生。或打拳卖艺于集镇;或哀歌叫讨于乡野;或搭班登台于异乡;或聚众献艺于厩棚。年成好转立返乡里,不待家园重建,必先邀班演戏,台前县枣包楼乡人谣曰:  “枣包楼,一溜沟,唱不起大戏凋大偶。搭不起戏台凑河沿,没有板凳坐砖头”,乡民嗜戏之甚,已达不顾“明朝灶洞寒无烟”的如痴如迷程度。况广施善交,不欺外来,尊朋敬友,视之如宾,故诸地班社乐借此方宝地糊口养生,此所谓“人和襄助”者也。天时、地理、人和,使得众多姊妹剧种赖以生存和发展。如今尚有全国独一国营集团的大弦戏,全国第二家柳子戏,陈旧稀有的目连戏和几近消亡的罗戏、枣梆等。

濮阳市诸多剧种,因流布地区,各地语音、民风风俗诸多差异,构成各具特征的艺术风格.如目连戏之古朴原始,大平调之粗  犷豪放,山东梆子之壮伟狠戾,大弦戏之骠悍刚烈,二夹弦之委婉缠绵,落腔之凄怨哀音等。

台前、范县直插山东之腹,毗邻水泊梁山,乡民崇武尚侠,凶悍好斗,广结善交,故多邹鲁梁山遗风;清丰、南乐、濮阳濒临黄河,叠遭屡滥遗患,况兵燹所劫,民复离乱之苦,故多燕赵悲歌。位居三省交界,广纳诸省艺种,宋代杂剧有之,元明弦索有之,柳子零碎有之,民间演唱发展者亦有之。剧种既多,声腔亦全,曲牌体、板腔体,曲牌联缀体、曲牌板腔综合体诸腔均具。加之三省语音掺杂融汇、风土风俗各有侧重,构成疾,徐、缓、冲、刚、柔、媚平诸多风格。有的激越高亢似战马嘶风;有的清音回荡似流水行云;有的悠扬脆亮似画眉鸣春;

有的哀调挽歌似杜鹃啼血。有者词疾而调促;有者字寡而腔长;有者侃侃如诉说;有者如珠落玉盘。有者以情动人激人奋志;有者以美感人宁心养神;有者以德淘人清操绝俗,刚柔相济,合适多种观众层次的欣赏习惯。

戏曲,为历代统治阶级所卑弃,以“淫祠不书以崇正”销匿于志书,以“鄙恶败俗”而禁限。观者斥为“屠夫愚妇”,演者贬为“下九流”,一人从艺满门皆辱,与人言谈均降辈份,死后不准入祖坟。鼓吹“王八戏子吹鼓手,好人不在台上走。使历代艺人蒙受了难言的灾难。

旧时从艺者多为社会下人,有赤贫有力谋生将子女送科班学戏或被拐卖入科者;有梨园世家随亲从友学艺为生者;有酷爱戏曲艺术抛家舍业从艺者;有因动乱流离失所、孤苦无靠、浪迹江湖串班从艺者;有为仇家胁逼穷途末路寄身梨园避祸者;有身残体废无生活能力苟延性命从艺者;有因天灾人祸破产无着或逃避兵丁捐债被迫从艺者;亦有做恶丢丑、败坏人伦,无颜再见家乡父老躲  羞避丑从艺眷.政治上受社会歧视,经济上受官衙勒榨,精神上受人世玲眼,一旦得罪权贵,立降杀身之祸,适逢晚岁,艺竭色退,病老无靠,求救无门,偶遇战乱,班垮人

散,寄身无所,抛尸异乡。“街死街埋,路绝路埋,地方(指保长)是儿,狗是棺材”便是艺人凄惨命运的真实写照。然而,他们却用忍辱创造了民族文明遗产的珠光宝色,用血泪凝铸了璀灿卓绝的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