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心血管发病率减少了69%,病死率则减少了73%。一直坚持走路,甚至把走路当做唯一锻炼项目的宝宝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走路也能导致不健康,很可能不是养生而是养病。
每天走两万步 膝盖恐怕吃不消
走路不仅能强健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还能调整新陈代谢,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都很有帮助。
自从微信开发了每天步数“晒场”,除了晒美食、晒自拍、晒娃之外,又增加了“晒步数”这一重要生活方式社交平台。通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激励适当走路,对身体有一定帮助,但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很有可能会伤害身体健康!
过量的走路,会加重关节负担,同时使原有轻微损伤加重。人体60%的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的,膝关节内侧的半月板非常容易劳损,过量活动甚至会使劳损的半月板撕裂。过量走路或上下坡还会加重髌股关节的压力,髌骨软骨在长时间摩擦之后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持续过量运动,会引起关节疼痛,严重的有可能会引发关节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膜炎、髋关节滑膜炎等,尤其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比较大。因此,跟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走路也存在风险,每天走路不宜超过2万步。
健步走健身效果更好
运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强度,二是量。计步软件主要反映的是量,无法体现出强度。注重走路的人每天平均步行在6500步左右,但大多数都强度不高,对健身没有太大效果,只能起到放松和维持肌肉新陈代谢和力量的作用。
想要走出健康,强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步行频率应在每分钟120—140步这种健步走,它的速度和运动量介于快步走与竞走之间,更适合将走步当做锻炼的人群。
姿势正确尤为重要
除了运动的量和强度把控,正确的姿势更是防止运动受伤,保障运动效果的重中之重。健步走时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要目视前方,脖子和身体保持成一直线。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高血压患者如果在运动前没有控制好血压,运动中极易诱发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本身有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突然进行大运动量的锻炼,发病率很高。
在参与锻炼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足够了解,尽可能的进行身体评估后再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案。选择一双合适的鞋,能避免由于长时间快步走造成身体伤害。
转载:丹七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