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兰不浪镇 首页
从“六个统一”视角理解把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李纪恒同志代表九届党委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顺应各族人民期待,符合内蒙古实际,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风朴实,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纲领性文件。深刻理解《报告》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需要从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历史传承与突破创新、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激情自信与理性务实等“六个统一”视角去深刻理解把握。

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的统一:《报告》既与中央对内蒙古的要求和希望高度一致,又充分体现全区各族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意愿和期待

办好内蒙古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既是我们过去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李纪恒书记所做的党代会报告,从主题的确立到内容的展开,从对过去5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到今后5年宏伟蓝图的描绘,从区情形势的判断到具体任务的部署,始终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发展确立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报告》号召全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四个更加”更是体现出自治区党委强烈的“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报告》坚持把内蒙古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立足于摸准内蒙古的底色,客观分析区情形势,指出内蒙古正处于“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关键时期”,“内蒙古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着眼于办好内蒙古的事,围绕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目标,努力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更加繁荣富裕的内蒙古”、“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创新型内蒙古”、“健康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壮美内蒙古”,建设“农牧业强区”、“民族文化强区”,使“模范自治区”的荣誉永放光彩。坚持走好内蒙古的路,立足全局谋一域,指出“守住三条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主攻方向,促进“五化”协同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治本之策,坚持依法治区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重要保障,从严管党治党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根本保证。所有这些,既与中央对内蒙古的要求和希望高度一致,又充分体现全区各族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意愿和期待,源于内蒙古实践,体现内蒙古特点,符合内蒙古实际,是推动我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遵循。

历史传承与突破创新的统一:《报告》使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更加富有创新性、反映时代性,从而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性

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发展思路也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进行完善和创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发展思路上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一直以来,自治区党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思路和举措。如强调坚持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强调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强调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强调统筹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促进繁荣发展。所有这些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思路和举措,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中都得到了传承和延续,保持了工作思路的相对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报告》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新形势新趋势,深刻把握自治区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特征,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提出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三个转型”,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化”方向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个格局”,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等等。所有这些,都使自治区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更加富有创新性、反映时代性,从而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性。

把握全局与突出重点的统一:《报告》是对内蒙古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问题进行的总体决策,是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引领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注重总体谋划。同时又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必须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推动全局发展。《报告》从战略高度,着眼发展全局,明确了内蒙古未来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个方面的工作和建设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是对内蒙古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问题进行的总体决策,是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引领。在体现全面性、注重整体性的前提下,《报告》坚持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奋斗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守住发展底线作为第一条底线来坚守;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作为第一位目标来追求;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发展的主线,把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来部署。在具体工作安排上,《报告》更是始终聚焦我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明显短板,努力在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有新作为、新突破。面对当前稳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指出努力扩大需求总量,着力改善供给结构,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抓住我区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矛盾,提出必须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着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提出“三个更加注重”的调整思路和重点,即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增强竞争力;更加注重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更加注重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支柱产业,下大气力抓好金融、物流、文化、商务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着眼补齐基础设施滞后这一我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提出科学编制规划,打好攻坚会战,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因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历史关头,提出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依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的现实,提出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此外,在增进人民福祉、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加强民主法治和维护民族团结、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也都既坚持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努力牵住“牛鼻子”、找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着重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做到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既有全局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统一:《报告》从目标确立到工作部署、从发展思路到任务举措,都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体现了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区发展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不能好高骛远,只想长远不顾当前;也不能急功近利,只顾当前不想长远。《报告》从目标确立到工作部署、从发展思路到任务举措,都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体现了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比如,在目标任务上,既有“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这个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和愿景,也提出了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新进步、文明和谐水平实现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等今后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核心指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一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在工作部署上,既从内蒙古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要求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又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创造条件。在指导思想上,《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原则和要求,也都既立足5年,又不局限于5年,而是今后更长时期发展的重要遵循。

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的统一: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内蒙古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

《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篇贯穿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尊重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彰显了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如《报告》指出“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开放发展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幸福安康是民心所向”,这些认识和结论,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内蒙古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报告》对内蒙古的发展不局限于思维领域、认识层面,而是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和可操作性。如《报告》指出“内蒙古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提出保持“四个高于”,即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构建“四大体系”,即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实现“两个达到”,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筑牢“两个屏障”,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所有这些目标,既定性又定量,既有鲜明的指向性也有很强的引领性,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更为鲜活和具体,更加看得见、摸得着。此外,《报告》在发展道路上提出,充分发挥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和绿色化的引领作用;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强调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在产业定位上提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都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总之,《报告》对内蒙古的区情实际吃得透,对内蒙古的矛盾问题看得准,不仅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又有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和抓手,对于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而言,既是总体的思想引领,也是具体的行动纲领。

激情自信与理性务实的统一:《报告》让全区党员干部既看到困难又看到成绩,既看到挑战更看到机遇,对内蒙古的未来充满希望、坚定信心

《报告》基调突出团结鼓劲,通篇既充满激情、从容自信,又客观实在、求真务实,是进取精神与务实态度的结合、激情自信与理性务实的统一。在总结工作和分析形势时,指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尽管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尽管我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繁重”,但我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内蒙古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坚信,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一个更加繁荣富裕的内蒙古一定会崛起在祖国北疆!”“经过未来5年的不懈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祖国北疆这道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风景线一定会更加亮丽。”这样的分析和表述,让全区党员干部既看到困难又看到成绩,既看到挑战更看到机遇,对内蒙古的未来充满希望、坚定信心。在发展目标的确立上,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西部前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国前列”,表现出自治区党委班子登高望远,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谋划事业和发展的开阔视野和高度站位,体现了自治区党委班子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和精神状态,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工作部署要求上,指出“我们一定要把人心聚起来,把干劲鼓起来,汇聚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磅礴力量”,“我们一定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新发展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增添瑰丽色彩”,“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所有这些,无不传达出自治区党委班子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坚定决心和自信,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上,强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立决立行作风,着力整治不负责任、为官不为现象,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同志负责,在全区上下营造起万众一心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这些导向和措施,凝聚共识,提神振气,将从根本上调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李树林系内蒙古党校副校长、教授;安静赜系内蒙古党校经济部主任、教授)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