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镇 首页
米哈伊尔·波波夫:所有作品,都是时代的映射

米哈伊尔·波波夫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记忆都停留在辉煌的“白银时代”,那是一个觉醒时代,哲学开始独立,诗歌走向繁荣,审美感觉重新变得敏锐,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成为人文关怀。人们追问历史,寻找答案,有勇气的作家们试图触动人类命运的悲剧,摸索着黑暗与光明交界线,而之后,苏联建立又解体,俄语国家内部产生纷争与骚动,让俄罗斯文学在苏联解体之后形成了断层。于是,许多当代俄语作家开始回忆、记录、反思,以求找到一条更好的路,复兴曾经的辉煌。

俄罗斯当代作家米哈伊尔·波波夫就是这样一位作家,1957年出生于哈尔科夫(今属乌克兰),1980年以诗歌作品登上文坛,此后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四部诗集和三十余部散文集、小说,作品被译成多国语言,获得如舒克申奖、蒲宁奖、高尔基文学奖等各类奖项,深受国人欢迎。此次,借着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和俄罗斯大众与文化传媒出版署共同主持的“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互译出版项目”的契机,他带着象征自己不同风格的三部作品走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

他每次和读者打招呼,总先用中文说一句“你好”,然后略有羞涩地笑笑。棱角分明的五官,谦逊中又带点桀骜的面容,想来年轻时该是一表人才。本以为他言辞不多,每每聊到文学的时候却侃侃而谈,他的细腻敏感,他的幽默温暖,他对文学和历史的理解,对写作与时代的反思,似乎看得到时光留下的印记,呈现出可爱的模样。

母亲

对话,永远未完成

“‘伊杰娅’,类似英语中‘思想’的意思(Idea),曾经代表共产主义,也是我母亲的名字。”波波夫在谈到他的中篇小说《伊杰娅》书名时如是说。然而,“往往,人们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至死也不能好好地交流思想。”

听到这句话,触动,愧疚。《伊杰娅》是波波夫关于自己母亲的回忆录,创作原因是出于愧疚。他说母亲是苏联解体后,对社会主义深信不疑的“苏维埃式”母亲,而自己则是一个叛逆少年,时常和母亲争执,对她的观点表现出不屑,久而久之,母亲最终封闭了内心,变得寡言。直到母亲去世,他开始写作的时候,才开始重新审视很多事情,重新明白许多情感。这种情感会不时爆发出来,有时在餐桌上,他就会突然开始创作起来。他想要向母亲解释一些东西,证实一些想法,想通过这种冥冥中的对话把自己的想法明确下来,并传递给母亲,希望多年之后,两个时空的母子在思想上可以达成一致。

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中,没有感受过父爱深厚的力量,波波夫却从未有过孤独感,他说母亲非常坚强,多才多艺,因为看到她的不易,现在,他也经常会从女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她们。如果当初早点懂得母亲,内心或许会少一些愧疚。

在《伊杰娅》翻译成中文前,波波夫特意重读了一遍这部回忆录,他发现从语言上看,还可以有很多的修改空间,而从情感上,又有了另一次触动。和母亲的对话,似乎永远未完成,有时他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因为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上画一个句号,或者说因为突发的、强硬的机械力量把和母亲面对面的对话终止了,这场对话值得一直进行下去——而他也一直觉得,对话到现在仍没有停止,即使和母亲已经身处两个空间,感情反而比以前更加紧密了。

在俄罗斯,这部作品被再版过十余次,得到和母亲同时代的中老年人们非常正面的评价,有人读的时候,甚至流下泪来。伊杰娅,成了那个时代父母的典型代表,他们跟子女谈论历史、谈论政治,观点却总得不到子女的认同,似乎时代变了,孩子们不再理解上一个年代的情感,他们的信念,反而把它当成一种旧时代的观念,加以驳斥。父母们于是不再敢和孩子交流思想,只能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交流不再。

这部作品,读的时候,你会从母亲身上看到苏联那一代人的思想,从作者身上看到新时代中两代人思想的碰撞和社会的变迁,甚至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能产生新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