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显镇 首页
科幻作家韩松:我们都有病,在宇宙这个医院寻找解脱

“我和女人在医院楼顶张开双手久久屹立,像两具孤单的十字架。我看到无数瞳孔般的窗户,仿佛在述说,这座城市里,每一颗心都有病,都痛不欲生,裸露着呼唤治疗。”延续了《地铁》《高铁》《独唱者》的科幻现实主义,时隔四年科幻作家韩松为读者带来了又一部反乌托邦之作——《医院》。

韩松的科幻故事常常成为现实的预言。1990年代中期,其长篇小说《火星照耀美国》中就预言未来中国会掘起,美国世贸大厦将被恐怖分子炸掉。书中当时还详细描写了世贸倒塌的情形:“像两座火炬一样燃烧。上面的人纷纷从上面跳下来,然后两栋楼轰然倒掉。” 这些当初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预言后来真实地发生了。

现在,韩松将笔头对准了我们这个时代。在《医院》这部新作中,主人公出差C市时突发疾病,被送入一家奇特的医院,经历了种种荒诞不经却又意味深长的事件,最后发现他来到的其实是一个“药时代”,整个世界是一座医院,整个宇宙也可能是一座医院,而人生就是反抗被治疗。他要逃走,却被强行做了手术……

过度检查、频繁转诊、医患纠纷,小说前四分之一的现实感差点叫人忘了这是部科幻作品,直至《医院》的中后部科幻元素集中呈现,顺利地完成了从现实到科幻、用科幻浸润现实的转变。

这是“韩式科幻”的特点之一,韩松擅长在日常生活的表面撕开一条细微的裂缝,让读者从中瞧见深不见底的怪诞世界。韩松的小说经常在尝试构筑一个三维科幻世界。他认为“三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科学、想象、艺术三个维度应该是同时存在。

8月底,韩松在上海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如何思考这个时代的医疗变局?怎样理解人生层面和宇宙尺度的病与痛?怎样看待这个时代科幻所处的地位?看看韩松如何从科幻现实主义给出解决之道吧。

【对话】

医院本身就是很科幻的场景,靠现实主义手法没法完全写出

澎湃新闻:与医疗题材有关的文学作品很多,但从科幻角度来描述很特别,触动你写作《医院》的起源是什么?

韩松:每个人都有去医院的经历,现在医院的变化太大,人对健康的关注、医院的市场化变革、触目惊心的医患纠纷,还有科幻特别关注的医疗技术革新比如基因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可能很快就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我想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写出一个更深层次的医院。

同时医院本身是一个很科幻的场景,带着荒诞色彩,很多矛盾的东西集中在医院呈现。一方面是救死扶伤,另一方面是生命不断消亡;一方面是高技术,同时又有很多迷信,一到医院就能看到兜售偏方的游医、卖癞蛤蟆猫头鹰的贩子。在医院里,人的空间和时间都是极度压缩或者极度放大的,靠一般的现实主义手法好像没法完全写出,只能靠科幻。光是表面上的、点对点的描写不过瘾。

澎湃新闻:写尽兴了吗?

韩松:没有,写到后来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医院,医院就是一个宇宙级别的问题,因为直接和生命有关。就是没写尽兴,很多问题出自于人和神、人和医生、病人和病人、医生和病人间的互相角色转换,我想探讨这个,写到最后没有答案,问题提出来了,但在书里没有解决不了。

澎湃新闻:你很多小说的结尾都不像结尾,主人公是茫然的,作者也是茫然的。

韩松:是这样,整个世界就是比较茫然。比如医疗改革,那么多内行专家那么多年提了无数方案,都没找到特别好的出路。小说的茫然和我的茫然可能和这个有关系,科幻手法呈现的社会是另一种维度,希望和大家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往更深的角度去探究。

澎湃新闻:小说中对性和死亡常有大篇幅的描写,你认为医院是把这些暗流都凝合在一起的地方?

韩松:是这样的,医院是一个生命、死亡、性涌动到一起的地方。书中有一个场景,男女主人公为了摆脱看病带来的纠结,两人去寻找太平间,他们觉得在那里能找到答案,但没有。后来他们找到污物间,两人就在那样一个污秽的环境中结合在一起。这是另一种具有怪诞张力的场域,因为每个人在医院都异化了,与平时的感觉不一样。这样一种原始的结合双方相互变成了医治对方的药,变成了对方的医生,但依然没有达到圆满的感觉,主人公还是没有找到解脱,这是医院进行各种试验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想到设计这样一个场景?

韩松:我不知道,就觉得应该是这样。医院比我以前写的场景更极端,把人最根本的、最本能、最极端的东西,交汇在一起了,如果不写这些,我觉得就不是医院。两性关系、人的生存本能、对死亡的恐惧,医院本质上就是承接这些东西的。

澎湃新闻:男女主人公在借着各种方式寻求答案,你也在寻找吗?

韩松:对。男女主人公先是就医,然后变成寻找答案,医院会变成什么样?医院在干什么?人们在医院就变迷糊了,医生成为了神的化身,他们就在思考医生到底是神还是人?医生会不会死?因为在小说中他们从来没看到医生怎么死。

人们认为医生提供了药就可以把痛苦解决掉,其实不是这样。人间是医院的放大版,医院是人间的缩小版。医院集结了人活在世上所有的痛苦。单靠一对一解决一些身体上的病痛是有局限的,这才是医疗纠纷背后的原因之一。在医患纠纷中向医生举行匕首的那些人,其实是是集聚了前半辈子很多与医疗没有关系的痛苦。这是医学社会学、甚至是医学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