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 首页
“六安”读音引争论:方言该不该入字典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
中国地域辽阔,很多地方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各地的沟通来往也因此受到阻隔,形成了“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俗”的格局。根据目前普遍的分法,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每一大类方言下还可分为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之下又可再细分成若干小片和方言点。中国的方言呈现出数量多、差别大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熊燕介绍说,各地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用不同的词表示。最典型的当如西红柿,根据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2008,商务印书馆),全国930个方言点中对西红柿有160多种叫法:西红柿、洋柿子、番茄、海茄子、洋茄子、洋落苏、洋辣子、洋椒、金桔……而马铃薯则有150多种叫法:土豆、洋芋、洋山芋、番囝薯、番芋卵、番芋囝、番鬼芋、红毛芋、红毛番薯、荷兰薯……二是同一个词在不同方言中的读音不同,各地方言往往发展出不同的谐音习惯。比如“六六顺”,北京话读为“溜溜顺”,而有的方言则谐音“路路顺”。赵本山小品里“地上一个猴,树上qí个猴,一共几个猴?”,到底树上是“骑个猴”还是“七个猴”?如果没有对东北方言的了解,怕是找不到笑点。春节期间,香港超市里往往悬挂芹菜和萝卜,如果不知道在闽南话里萝卜叫“菜头”,这两种菜分别谐“勤”和“彩头”,也就不了解悬挂这两种菜的寓意。
历史伴其行文化蕴其中
中国的方言如此之多且差别巨大,构成了五彩斑斓的方言文化。特定地域的方言反映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黄鸣奋就提到,厦门方言词汇是地方史的缩影。这个海岛在历史上和东南亚交往频繁,人们称肥皂为“雪文”,称人行道为“五骹记”,称手杖为“洞葛”,都是借自印尼语。不过,本地人听不惯外国人说话的音调,因此称外国人“阿吱”,在象声的意义上和当今网络语言中的“吱一声”有相通之处。这类方言词汇是文化的“活化石”。
北京话发音人高国森说:“北京曾是清朝的国都,这座城市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其中就包括语言。所以,现在的北京话中依然有很多满语词汇,比如‘埋汰’‘哈喇’‘额吝’等。”
除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方言还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当地民众性格和城市气质。例如,在四川话中,人们常说“扎起”“雄起”等词,以表示为某人帮忙撑腰,或为某人加油打气,这样的词语说起来干脆利落,且非常具有亲切感,体现出四川人耿直豪爽、讲义气的性格。除词汇外,语气音调也是方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方言的语气语调也能看出当地人的性格特点。比如东北话语气比较接地气,体现出东北人粗犷率真的性格;吴语则语气较嗲,带着撒娇的口吻,体现出江南人温婉含蓄的性格。再比如虽同属四川话,但重庆话的语气更“硬”,成都话的语气稍“软”,反映出重庆人火辣、成都人温和的性格差异。(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