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宅居委会 首页
我上海人,放弃国内事业,37岁带家人移居泰国,如今靠收房租度日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40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东哥@放飞的东哥,1984年出生于上海,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

这世上有一种人,他们对外人永远比对家人好!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母亲和他离婚,我跟他更是亲不起来。

没有父亲的陪伴,母亲为我付出的爱更多。她一直努力培养我、教育我,让我变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鼓励我摆地摊,炒股票,让我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多发癌症过早地夺去了母亲的生命。

(我们一家三口)

此后,当钱和健康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选择了后者。尤其是在补习学校的所见所闻,更让我下定决心要带孩子出国。在我的观念里,愉快的童年是无价的,孩子不仅要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我出生在海军大院里,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在一家电视机厂上班。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离异。

别的孩子都喜欢自己的父亲,说他们伟大,宽容,会粘着父亲抱抱,让他们陪自己玩。可是,在我们家,情况完全相反。不仅是我和父亲关系不好,就连我母亲也跟他性格不合。只要他在家,我就想出去,一点也不愿意跟他接触。

在外人眼里,父亲人挺好的。那是因为,他把最坏的脾气带给了家人,却把最好的一面留在了外面。他对别人永远比对家人更好。

我记得,每次我叔叔家的孩子来家里玩,父亲都会对他各种好。他表现出的那份耐心和包容,是我从来不曾得到过的。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跟母亲很亲,跟他实在亲不起来。

(我认为,过得舒服更重要)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提过一次离婚,但是我没同意。后来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再次提出离婚的时候,我是非常赞成的。

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我没有像他们那样又哭又闹,用各种手段阻止父母离婚。说实话,看到他们离婚,我内心深处还是蛮开心的。

因为我能感觉到,在这个家里母亲过得并不幸福,而我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为什么非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牢笼里一直耗下去呢?

父母离婚后,我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很多人认为父母离异的家庭,会对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实话实说,我个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一样。

(我陪女儿划船)

我想,这一切大概是因为母亲给了我足够的爱和关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爱的滋养,我并没有感觉到离开父亲是一件多么痛苦或者难过的事。她也曾担心我没有了父爱的陪伴,会变得像女孩子那样胆小怕事。

所以,在教育方面,母亲为我付出了很多。为了让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小她就带我到处旅游。我们不仅会去比较高档的场所,也会去贫穷的山区。

母亲曾经说过:“没有人可以永远待在舒适区享受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高峰和低谷。但是作为男人要顶天立地,勇敢坚强。”

关于生活的酸甜苦辣,母亲一直鼓励我去感受和尝试。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她就带我出去摆地摊,体验生活。我18岁那年,她还给我开了股票账号,同时给了我一笔钱,让我去尝试炒股。

在母亲的培养和鼓励下,我积累了不断尝试的勇气,也逐渐形成了果断的性格,做事情不会犹豫不决,思前想后。

(母亲鼓励我尝试炒股,让我有了理财意识)

这也是我一毕业就独自出来闯荡的重要原因。包括后面,我决定带孩子到国外,都是想明白之后就立刻开始行动了。

我算是接触社会比较早的人。学校放假的时候我会去打一些零工,比如到便利店做兼职或发传单,也去邻居开的印刷图文公司做过各种打杂。算是积累了一点社会经验。

大学期间我学的是英语导游专业,也曾经在多个旅行社做过兼职。真正踏入社会,是在2006年毕业之后。大学一毕业,我就找了一家旅行社做挂靠,然后自己出来接业务。

那时我一心想要赚钱,于是便开始了创业之路。刚毕业的大学生,手里哪有什么资源。有时候自己跑去各种公司发传单,有时候是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客户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

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不过我也并没有遇到过太大的困难。刚开始那两年确实没什么生意,收入也很微薄。从2008年开始,我的生意越来越有起色。2010年正好赶上上海世博会,一切算是步入正轨了。

(我和老婆)

当时我的一个朋友,把我介绍给了墨西哥领事馆的负责人。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送他去场馆,晚上再接他回酒店。当时我有一辆商务车,还会说英语,像我这样的司机很难找。而且我工作的时候认真负责,他们也愿意让我帮忙。

有时候他们领馆的车不够用,我就会租车给他们。平时他们急需的东西,我也会帮忙采购。工作中,我也会接触一些四五十岁的客户。他们觉得我年纪轻轻挺能吃苦,老实本分,服务周到,获得了很多客户的信任。

世博会之后,我的事业仿佛芝麻开花节节高。手里积累了一些大客户,收入也越来越高,小日子过得挺舒服。后来我不仅做旅游,还做会务会展这一块。

在2014年成立了自己的会务公司,接着又开了旅行社。那几年的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万左右,我也借机在国内外买了几套房子。

本来以为,我的生活会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赚钱,成家,孝顺母亲。没想到,命运已经在暗处埋下了一颗炸弹,它让我猝不及防,并且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癌症夺走了母亲的生命,我心痛不已)

大约在2012年,母亲被确诊了癌症。刚开始只是发现了甲状腺癌,我们都觉得这个可以很快康复。毕竟现在医疗水平很发达,这种病的治愈率很高。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癌症一直反反复复。

后来竟然又发现了喉癌和肺癌,而且医生自始至终也没能查出原发点。

整个治疗过程中,我和老婆一直轮流照顾母亲。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体,看着她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我心如刀割,却又无能为力。

那段日子,我经常会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健康和财富到底哪个更重要?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赚钱还有意义吗?

2016年,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一直以来,母亲都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她的离开,变成了我无法言说的痛。无数次夜里,我梦见母亲,醒来已经泪流满面。

(镜头下的泰国风景)

那段黑暗的日子,幸亏老婆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我们是2006年认识的,她是我的学妹。由于一场招聘我们结缘并逐渐熟悉起来。两年后,我们领证结婚了。2015年,我们从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

生活像一部小说,里面写满了各种悲欢离合。这几年我经历过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也承受过失去至亲的悲痛。生活于我,有一种拨云见日的醒悟。

自那以后,我的很多想法都变了。原来,我是一个很爱赚钱的人,总觉得钱越多越好。但是,经过与母亲的离别之后,我突然想开了,看淡了。

人这一生,过得舒服更重要!钱是挣不完的,可身体健康是会被耗尽的。如果健康没了,日子也不舒服,钱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触动我的,不仅是母亲的离开,还有我在表妹补习学校的所见所闻。那简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个个都像准备奔赴战场的战士。

(女儿和泰国邻居小伙伴们日常疯玩)

上海是国内一线城市,教育竞争程度可想而知。平时,我会经常去表妹开的补习学校溜达。有时候因为一些项目,我也会到学校帮忙。每次去的时候,看着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们都很累,外面等待的家长更累。

有时候我会和家长们沟通,发现他们也挺可怜的,而且普遍都很焦虑。他们觉得孩子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奋斗,自己也得跟着一起奋斗,然后进一个好的小学,再进一个好的中学。念完高中,最后奋力一搏考上好大学。

可是我觉得,在这期间孩子们的整个童年就全部被抹杀掉了。

有时候我会听到家长在讨论,孩子们参加什么样的辅导班,怎样提高学习成绩。还说小升初进什么样的学校,要如何去托关系,反正就是文的一套武的一套。听完之后我觉得太纠结了。

(我们在浦东机场,准备飞往泰国)

当时在学校我还看到了一个特别震惊的场景。有些孩子在课堂上比较活泼。他们还太小,不懂学校的规矩。有时候一开心就会忘记举手,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会跟前后左右的小伙伴去讨论。在我看来,这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可是,老师觉得这样太吵闹了,于是他只喊了一句:“123!”,整个教室瞬间鸦雀无声,孩子们立刻坐得笔直。那一刻把我给惊到了,我觉得这不像是在教育孩子,反倒是有点训练小动物的感觉。

这些所见所闻完全不符合我的人生观,我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也不想让自己变成这样的父母。

(我参加当地的活动)

现在,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学校老师盯着家长,家长回家盯着孩子,每天还要检查作业。学不会,学不好就报各种补习班。

后来我问老婆:“你能不能像其他家长那样,每天下班回家还要盯着孩子学习?”她说她做不到,我说:“我也做不到。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另想出路吧。”

所以,在2019年我们就开始寻找方向,想着要带孩子去哪里,那个时候已经想好了要出来。到了年底,我们去了泰国,考察了几个学校,后来因为疫情耽误了一段时间。

其实,刚开始我跟老婆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并不同意。后来我就跟她进行了多次沟通。再加上她自己也去小学做过一次助手,亲眼看到了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情况,也觉得孩子们挺可怜的。

重要的是,她也做不到回家盯着孩子,检查作业补习功课,所以就答应了。

(骑大象游玩)

经过各种准备之后,去年8月份我们来到了泰国。选择出国一半是为了孩子,一半是为了自己。

我们最终选定了清迈这座城市。说实话,因为这边的学费是最便宜的。我想着这几年先让孩子先提高一下英语,英语不好,如果想去更好的学校,恐怕也过不了语言这一关。

既然如此,干脆选一个便宜点的学校,而且小学也不会教太多东西。等孩子再大一点,英语能力提高了,如果她是读书的料儿,我们会给她转学。到时候再选一个更好的学校。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就无法挽回)

我女儿没有在国内上过小学,她幼儿园结束就来到了泰国,所以我没有办法把国内外的学校进行对比。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现在我女儿非常喜欢去上学。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一点。

现在我们在泰国这边刚刚买了房子,还没有住进去,暂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我们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房租和理财收益。我把国内的房子租了出去,在日本和泰国的小公寓也一直长期出租着。这些收入足够支撑我们平时的开销。

(父母总是想尽办法给孩子最好的)

接下来,我可能会继续自己的事业。工作还是要继续的,毕竟生活离不开钱。但是,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把钱看的太重。

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今我已经攒够了去远方的路费,剩下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余生。

【口述:东哥】

【编辑:小骨头】

*文章来源:真实人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