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村 首页
当北斗与“90后”新农业人才相遇……

文章原创:北斗网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随着北斗系统

在农业领域的更深入应用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慧农业深入发展

让如今“90后”

新农业人才

与父辈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

有了质的飞跃

在北斗系统的助力下

农业生产正快速拓展着

想象空间和发展前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北斗与“90后”新农业人才相遇的故事

巧用北斗

建设家庭农场的“90后”

张宸调试基于北斗系统的

无人驾驶精播与精准变量施肥一体机

今年29岁的“90后”女大学生张宸,2013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时,看到父亲张文国常年因干农活累得直不起腰,于是一头“扎进”地里,成了爸爸的得力助手。田间的经历让她明白,“北斗+智慧农业”才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2018年开始,她陆续给家庭农场的11台农业机械用上了北斗终端。在北斗系统的支持下,无人驾驶播种机、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驾驶卸粮车正在广阔的天地间“撒着欢”,实现了耕、播、施肥、填土、收割全自动化,作业面积达到了3万余亩。

张宸在家庭农场了解播种进度

张宸不仅用北斗新型农机提升农场生产效率,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介自己的产品,也成了农产品的“推广大使”。她说:“北斗系统等高科技为我的家庭农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对‘智慧农业’越来越感兴趣,对种地越来越有信心了。”

和北斗一起奔赴未来的

“90后新麦客”

阿地力·沙拉木操作基于北斗系统的控制终端

在乌鲁木齐,有不少“90后麦客”,在北斗系统的助力下在麦田中“淘金”,28岁的阿地力·沙拉木就是其中一个。

天山山脉以南的新疆库车市齐满镇的麦田里,阿地力·沙拉木正在操作手机般大小的、基于北斗系统的控制终端,设置好联合收割机作业路径后,他只需站在一旁观察机械收割情况,在他看来“麦客”是一份很酷的工作。

之所以说“酷”,是因为阿地力·沙拉木说:“通过北斗导航,就能精确收割路径,省时省力,麦收季也是农闲节。” 配备北斗导航的联合收割机在一块块麦田里来回穿梭,只需要十几分钟,便完成了一亩小麦收割、分滤麦粒、粉碎秸秆等一系列工序。阿地力·沙拉木说,每亩地赚60元的收割费,每天收入2000多元,一年收入7万多元,这抵得上半台联合收割机的价钱,“有了北斗,麦客这个职业赚钱得很呢”。

阿地力·沙拉木

如今的新疆,北斗系统已经在小麦收割、灭茬、深松耕地、无人机植保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使农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大大提升。“新麦客”阿地力·沙拉木和他同辈人的足迹,早已经超过了手拿镰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的收麦半径。阿地力·沙拉木正计划着,明年带着基于北斗系统的新型农机,翻过天山,奔赴更大的麦田,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观测北斗农业大数据的

年轻团队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运用北斗系统的新型农机投入到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改变着农业生产状态,也产生许多新的值得研究的现象。对这些智慧农业数据的调研、统计、分析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少高校科研团队开始投入对北斗农业大数据的研究。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持续发布“麦收快讯”数据,基于北斗系统的小麦收割机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和报道。对中国小麦收割作业每日进度、作业重心专业情况、每日在线的北斗农机车辆、收割面积分布等大数据进行统计和数据可视化呈现,为智慧农业生产提供了颇有裨益的数据支持。

中国小麦收割作业进度(5月31日至6月26日)

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的“麦收快讯”让他们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大潮中找到研究价值,将自身所学农业科学知识与实际农业生产、与最新的北斗应用相结合。未来,这支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奔赴在北斗农业数据研究的一线,为智慧农业、农民增收等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北斗+智慧农业”打造更多的科学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进行北斗农业数据研究分析

不论是依靠北斗终端在农田中劳作的“农场总监”,还是带着北斗新型农机翻山越岭的新疆“新麦客”,抑或是潜心研究北斗助力麦收时节的大数据团队,都构成了一幅幅智慧农业中的“人才振兴风景画”,越来越多的“90后” 新农业人才走进了“北斗+智慧农业”的麦浪海洋中,成为了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的美丽风景线。

北斗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影响了一大批新农业人才投身农业领域,践行着强农兴农的目标,助力着乡村人才振兴的全面推进。随着更多年轻的新农业人才进入到“北斗+智慧农业”的广阔天地中,我国农业必将在技术和人才的双重支持下大有可为,朝着高效、智慧、生态、和谐方向阔步迈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斗团队、新华社、长城网等

编辑:武中奇

点亮让更多人了解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