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村 首页
银联刷脸付最新进展及计划,推动免口令、聚焦4场景


11月18日,在2020年银联认证企业年会上,银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刷脸付的推广主要聚焦在酒店、自助、医疗、缴税等四大场景,与此同时正在推动免口令刷脸付上线,并且在规则标准方面,下一步将推动企业规范制定,完成免口令刷脸付业务规则、风险规则及风险指引的制定。

进展:提升体验、加强合作、降低成本

据介绍,基于四方模式之下,刷脸付已经开始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生态,在相关过检方面,已经有44个厂商107款相关产品通过了银行卡检测中心的刷脸付相关检测。

在刷脸付的推广进度方面,在终端侧,银联正在制定活检SDK技术指引,以规范算法厂商接入,提高接入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包括算法、摄像头厂商,以提升算法能力,降低硬件成本。

在具体的终端侧技术实现方面,银联正研究智能POS外设,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出与智能POS终端连接并实现刷脸付功能的摄像头安全模组外设产品;并且正在积极落地自助终端模组,完成自助类终端摄像头安全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联调测试。

在刷脸付的整体方案方面,其一银联正在推动免口令刷脸付的落地,推动人民银行有条件放开封闭场景的免口令刷脸付;其二,让已经投产的二维码系统能够支持刷脸付;其三,让已经投产的银行线下柜面开通刷脸付渠道。

为此,银联也在对刷脸付进行技术升级,一是升级人脸辨识算法,使用GPU算法提升辨识能力,并完善多算法平台能力;其二开展多模态算法研究,研究通过融合红白、深度等模态信息提升算法精度;其三,研究多因子智能支付,研究通过人脸+第二因子生物特征(如声纹、掌纹)实现身份认证的支付解决方案。

计划:免口令、开通渠道、优化模块

作为继支付宝、微信支付之后,第三个刷脸支付生态体系,在四方模式之下,银联刷脸付备受各方关注,在产品层面,刷脸付需要支付口令的设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性,但略输便捷性,而银联也正在解决这一体验痛点。

据银联介绍,下一步,银联在刷脸付产品功能建设上将有4个动作:

1、推动免口令刷脸付上线,即完成功能开发上线,在试点地区验证产品功能并奠定推广基础;

2、探索终端开通方案,即解决用户线下终端开通痛点,丰富现有开通渠道;

3、优化云闪付App刷脸付功能模块,从功能首页、开通管理、产品运营等方面实现功能优化;

4、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在算法层面实现N值突破。在处理能力、系统容量、安全保护等方面持续优化,研究多模态辅助识别实现1:N识别能力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银联刷脸付是在遵守人民银行相关规范的前提之下进行创新及推广,而人民银行是要求刷脸支付设备需要配置支付口令,所以刷脸付一直都是需要用户使用支付口令。相比之下,支付宝在推广之初便实现了免输手机号及后四位尾号完成支付,而微信支付也在今年7月宣布逐步开放刷脸设备免输手机号及后四位尾号。

而如果没有人民银行的相关规范出台,刷脸付是难以实现免输支付口令的产品质变。所以银联的下一步也将推动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其中就包括推动企业规范制定,完成免口令刷脸付业务规范、风险规则及风险指引的制定。与此同时,推动刷脸付金融行业技术规范发布以及业务规范制定。

在市场推广方面,银联仍然会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部署要求,充分与人民银行及各地中支沟通协调,以落实各地刷脸付推广。在行业推广方面,加强在酒店、自助、缴税、医疗、校园等行业开展刷脸支付场景建设。

在产业联动方面,其一是降低终端成本,提高终端安全。调动产业生态意愿,通过终端、算法、摄像头模组、芯片等厂商的联动合作,研发新一代满足金融安全的人脸识别硬件模块,降低终端整体成本;其二联动产业各方,向B、C两端发力,在C端扩大用户开通人脸支付场景和渠道建设,在B端梳理重点场景,拟定推广策略,占领行业场景。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