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 首页
筑城 圣泉 (仁智) 筑城圣泉,又名百盈泉、漏汋泉、百刻泉。 位于贵阳云岩区黔灵镇三桥村下

筑城 圣泉 (仁智)


    筑城圣泉,又名百盈泉、漏汋泉、百刻泉。
位于贵阳云岩区黔灵镇三桥村下五里,黔灵湖之北小阜,与黔灵湖之间为一条川黔铁路所隔,黔灵山弘福寺的开山鼻祖赤松和尚把其归列为“黔灵八景"之一,名曰“圣泉百盈”,为著名的间歇泉,是贵阳最早在明初即有的旅游名胜……
也是贵阳历史上第一个旅游风景点……

圣泉发现于何时? 
无确切史料可考。
但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载:
“圣泉,在治城西五里,自山麓涌出,消长不一。
本朝镇远候顾成甃石文池,覆以亭,池中置一石鼓,以验水消长。其流溉田数百亩。亭侧有观音堂。郡人岁时灼观焉! 贵阳八景曰:‘圣泉流云"”。据《明史,顾成传》记,顾成是明洪武八年调守贵州,卒于1414年。据此推算,圣泉的发现并“甃石为池,覆以亭, 池中置于一石鼓,以验水消长"并成为贵阳最早的游览胜地而作“郡人岁时灼观焉!” 时间应在1414年前,比黔灵山的弘福寺建寺早259年,比明人王训《东庵记》“称寺始建于成化二年即1466年的东山寺也要早52年,比甲秀楼兴建要早近200年,距今当在600年以上……

      圣泉不仅在贵阳市, 就是在贵州乃至全国都堪称奇泉……
清代嘉庆年间张澎的《读黔书》,把圣泉同全国的奇泉相比,并对其特点作了详细的叙述。他说: 
“霞山庙的泉敲敲泉流,声断泉止;
江乘的汤泉,半冷半温;
多喜山的雌雄泉,春夏左满右干,秋冬右满左干;
安丰的咄泉,大叫大涌,小叫小涌;
贵州的漏汐泉,尤为奇特,'可验潮汐',云进安宁、四川青城的潮泉,每天上两潮或三潮,独漏汋泉一昼夜要漏百次,退百次"。
他曾两次亲临观看,得出“喷若玉窦,泄为瑶池, 浮若醍酮,莹明琉璃”这样的赞语……

      清人范承勋著有《漏内泉记》,其文曰:
      贵阳城西,冈峦稠复,石径萦纡。众山之间, 有泉一泓, 浏然清浅、广不数尺。轻风随来,波粼微动。尽一昼夜, 其盈缩以百为度,中置一石以准之,莫以忽爽, 故字之曰“百盈",名之以“圣泉”,而鸿书之为“漏汋”,不知何所也。
      余偶过而观之, 莫测其所以。因思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水之贯通于天地,如血气之通于人身, 则水之盈缩,亦如人身之呼吸也。然人身之呼吸,刻可以百, 而兹泉必以日计者何? 殆犹银箭之壶,日百刻也。行止屈伸,乘除施闭而不改其常废,亦可谓泉中之君子矣!
      吾乡汋突泉,清泚喷吐,湍飞涛立,为历下奇胜。然济水洑流,来自王屋, 有本者如是; 而此则旱麓也。江海湖泽,固无所不通耶? 但惜其寂处山阿,烟凉草塞, 既无文石之坛,又无杞柳之树,不足以佇憩游之屣。思为甃石构亭, 以少助其胜。暇则携阳羡茶, 酌泉而烹,以终一日之观,又何为学数息于道流间,问测晷于令史也哉! (按:此文曾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刻碑立于圣泉畔, 今已不存)

      历史上对漏汐泉的记载,说它一昼夜消长百次,140年前,吴振域便在他撰写的《黔语》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记载:
“以余验之,倏忽消长,一昼夜间岂止百盈缩耶?" 
十年动乱圣泉周围的古建筑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泉眼于1981年冬,亦被泥土覆盖。当它在文物和园林工作者的努力下“重见天日”,曾对其盈缩现象作了测定,一涨一退,一个周期为9分半钟,一昼夜涨缩达146次,当与140年前吴振域的《黔书》中记载的“一昼夜间岂止百盈绪耶?”基本吻合……

      圣泉周围的古建筑,最早的《贵州图经新志》曾有记载说池上有亭,亭旁有观音堂。
据《贵阳文物志》载:
“民国年间的圣泉,则是井上亭几经兴废,今已无存。唯佛段三楹。…...泉畔复有一场,颜曰‘圣泉观’,上镌有“灵湫'二字较小,尚完好。”(引《贵州名胜略》)

筑城圣泉 真的好美 好神奇……能否恢复?人们期盼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