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街道 首页
《变与不变曰》 时隔SARS十七年后,又发生武汉肺炎。 2013年凤凰拍摄的纪录片《非典十年祭》。

《变与不变》
时隔SARS十七年后,又发生武汉肺炎。

2013年凤凰拍摄的纪录片《非典十年祭》。
一会发现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二也能看到当今社会的进步。

非典/SARS最初被称为“广州肺炎”,和“武汉肺炎”一样,疫情开始的时间原点都是上一年底11/12月左右。
最初引起的关注都有限,主要局限在地方。
SARS于2003年2月左右由广州传播到全国各地(重灾区为北京与香港),其中,春运发挥了重要因素。
这与今年春节前夕发生的“武汉肺炎”疫情扩散十分相似。

看这个纪录片能够帮助了解和还原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我们确实较2003年有了很大进步,更有能力应对烈性传染病。

关于SARS的纪录片及网络公开搜索信息,以及本次武汉肺炎的发展,对两次事件做的一些比较。

1、 春运因素
1) 2003年非典的时候,人们对疫情毫无意识,病毒得以借助春运的大潮传播至全国各地,对非典的全面对抗是在春节后才真正开始的。

2) 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春节前夕,对疫情的大规模防范已经系统性展开。虽然仍有很多人流出了武汉,将病毒扩散到其他地方,但要看到政府还是及时下决心做了重大干预措施。

譬如对包括武汉在内的多个湖北城市进行封城,限制了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虽然仍有不足,但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可能的范围内减少了春运对疫情扩散的因素。

2、 病原体的确定
1)2003年非典的时候,最初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专家对病原的判断是错误的,认为是衣原体感染,并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向全国传播。

这种错误判断就使得治疗方式整个错误。后来广东、香港及国际专家开展合作,否定了最初判断,确定病原为冠性病毒。但此时已到2003年4月份;

2)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基本上两周就将病原定位为新型冠状病毒,少走了很多弯路。

3、 传染源的确定
1)2003年非典的时候,到当年5月份,专家已经从果子狸身上找到SARS病毒,认为果子狸为源头,并开始扑灭果子狸活动。往后多年学者专家继续研究,到2017年才最终确立源头——来自云南一处洞穴的菊头蝠(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分离了病毒序列。果子狸只是中间宿主;

2)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最初感染者都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经历过SARS,不但专家,大众都能很快就判断这与华南海鲜市场贩卖的野味有关。

1月10日,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已经由复旦大学公开发布。就传染源而言,若干学者发表了论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自然宿主是蝙蝠,中间宿主可能是蛇。这种速度在2003年是不可想象的,这些都源于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及这些年以来对相关病毒/烈性传染病的科研积累。

4、 检测试剂的推出与投放

1) 非典时期,2003年4月下旬,中科院才研制出SARS的快速检测试剂,开始投放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医院。而这时非典疫情早已全面爆发;

2) 2020年市,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新型冠状的病毒基因序列一公布,检测试剂盒就研发出来了。
目前华大基因、科华生物的产品已经投放全国使用。相比2003年SARS时期,眼下还是在武汉肺炎疫情发展中相对更早的阶段。

5、地方政府的报道
1) 2003年非典时期,地方政府一开始没有发布相关讯息,因为不知道疫病的严重性,也怕民众产生恐慌。前期主要在广东省医疗体系内对该传染病进行研究。

实际上从前文可以看出,到2003年4月下旬才把病原确定为冠状病毒,地方政府最初似乎意识不到问题严重性的,采取的策略是瞒报/不报,结果酿成大祸。到春节结束之后,才开始有本地媒体报道。到2月11日(当年春节为2月1日),广州市政府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情况;

2) 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地方政府相比2003年SARS时行动还是要早很多的,提供的信息也更多。
官方网页显示,武汉卫健委从2019年12月31日开始发布例行通报(虽然武汉同胞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仍是当前舆论批评的主要焦点)

6、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态度
1) 2003年SARS事件,中国最被诟病的就是对疫情的严重性不做充分披露,有意正面引导舆论。其中焦点事件包括4月上旬将北京排除出疫区,卫生部长张文康在发布会上还笑着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称非典肺炎在中国大陆已得到有效控制。

卫生部不去通报疫情(认为疫情是“局部的”,通报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有意引导降低全国范围内疫情的严重性,被认为对国内外民众及社会产生很大的误导。

到4月17日召开政治局常务会后,高层认识到非典肺炎的严重性和威胁,才开始转向。总理温家宝警告地方官员不得瞒报。中国政府再度召开记者会,宣布北京疫情由原先有所隐瞒的37例,暴增至339例。

记者会后,中央政府撤除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及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的党内职务,并提名王岐山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高强任卫生部党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到这个时候,中央政府才转向,宣告着对非典的对抗进入新的阶段;

2)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这时的中央政府已经吸取了2003年的非典教训。
1月20日,确诊病例从武汉扩散到深圳和北京乃至海外,立即引起巨大舆论关注,中央政府立即第一时间介入。

最高领导人(总书记、总理)做出重要指示,定下基调,总体部署,强调必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国务院进行联防联控部署,国家卫健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从中央自上而下统筹领导防控工作。

另外,为了遏制瞒报和推诿,国务院办公厅还在1月24日开始设立“互联网 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有关地方和部门在疫情防控中涉及缓报、瞒报、漏报疫情,落实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重要问题线索,并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这个取态与2003年SARS是天壤之别。

7、媒体报道
1)2003年非典时期,有很强的舆论报道与引导。《非典十年祭》纪录片里采访当事人,透露当时《南方周末》援引广东专家,对国家疾病防控中心提出的(已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传达的)衣原体病原提出质疑,也受到巨大压力。

当时信息被压制,媒体也不能充分报道,一批专业及社会人士奔走呼号,向外界传递真相。直到四月份中央对疫情及防控工作重新定性、定调前,媒体都面临巨大的限制与压力。迄今,对媒体的报道限制是2003年非典事件被主要诟病的焦点;

2)“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疫情一出现跨区域扩散,中央政府就做出正面反应(1月20日),定下基调,距离社会舆论与媒体全面关注本次疫情大概也就是大半天时间。

1月20日当晚,钟南山登上央视,为全世界介绍疫情最新发展情况。随后各种官方媒体及非官方媒体都在积极、全面的展开专题报道,并且都以竞争性地心态寻求更加客观的呈现本次疫情。

个别被认为是限制疫情报道及传播的事件(例如武汉有8个人在疫病初期被公安部门约谈事)马上被批评及纠正。这整个空气与2003年非典的情势是完全不同的。”

8、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防控信息发布

1)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有互联网(基于台式计算机或手提电脑的网页),但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大部分人口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报纸,以及口传口。

在那个年代下,信息不及时,不充分,不准确,不全面,各种假的、不实的消息、有误导性的消息充斥,特别是应对非典的各种偏方。

官方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媒介也比较有限,主要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到2003年5月,官方推出了一套《钟南山谈非典防治》的面向全国的30分钟长的科教片,长30分钟;

2)2020年武汉性肺炎,早就有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各种政府机构、官方媒体、自媒体都可以通过新的平台利用灵活多变的体裁宣传防控信息。

最高领导人1月20日定调后,官方机构全面开动,向群众积极传播各种关于本次疫情的防控信息。各式各样的民间媒体也提供了积极补充。这时中国的主体人口也经历过2003年非典,从各方各面看都比那时要更加成熟,能够更好的收集与处理疫情防控信息。

9、 “小汤山”模式
1)2003年非典。经过几个月,疫情肆虐,大批医务人员倒下。之前的转诊机制(将病人从大医院分散到北京各个侧重传染病医院)也不太成功,无法应对非典。

到4月22日,北京决定设立小汤山医院作为隔离防治非典的专门医院。决定下达后,7,000多名施工工人用七天七夜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先例与奇迹。这所医院在4月30日启用,北京的非典病人均转入,是决战非典的根据地;

2)2020年武汉新型肺炎,武汉方面马上就决定沿用非典时的治疗模式,建设武汉的“小汤山”,并计划在六天内建成。这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将非典时的经验继承下来。就建筑施工而言,估计设计图纸都可以参考。

以上是笔者列的一些比较。这种比较还可以有更多。也会有无数比笔者更专业的人(包括亲历过非典的医务人员及媒体人士)能够做进一步的展开。

虽然武汉新肺炎的疫情还在发展。但回看2003年的非典的整个经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就是,2020年的中国与2003年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集体经历过非典,获得了惨痛经验教训的社会。

政府、医疗机构、媒体、民间都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常识、共识——疫情必须公开,信息必须自由,瞒报晚报不可接受。防控必须及时,果断(甚至不惜一定的短期代价)。对抗疫病也要从自身开始。
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尽管到现在,2020在对武汉新肺炎疫情的防控上还是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并且在朋友圈和舆论场上可以看到不少的恐慌,不少的批评,不少的负能量,但笔者的看法是应该实事求是。

既要看到不足,也要认可进步。还是要客观的评价2020年我们在疫情应对上取得的进步。

而目前看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没有SARS的伤害性大,我们的防控、应对在方方面面看来又有如此多的改善,所以就实在没有理由认为疫情发展的结果会比非典更差。所以保持小心审慎、注重防控的同时,不必要有过度恐慌和悲观的情绪。

总结2020年武汉新肺炎和2003年非典事件的一对“变”与“不变”。

变:
这次疫病事件又是来自“野味”——少数人“奇特”的饮食消费诉求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共卫生及安全为风险和代价的。
这种情况一定不能再持续下去了。笔者也以为,经历过这次疫病事件,国家会进一步加强对“野味”消费的管控。

不变:
不变的是医务人员的敬业与伟大。看完《非典十年祭》,十分感慨。当时许多医生护士付出了生命。还有许多感染非典,并换上了非典后遗症。

而在我们躲在家中度过春节时,白衣天使们却离开家人,冒着个人安危,投入到了疫病防控救治的第一线。
我们应当对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对医生和护士这些最不容易的职业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与保护。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引发全球关注。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推断,作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最初宿主,蝙蝠可能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不仅携带冠状病毒,还携带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等数千种病毒,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病毒库。为什么蝙蝠如此受病毒的“青睐”,自身却不易受病毒的伤害?

蝙蝠是什么样的动物?

蝙蝠属于翼手目,是唯一能持续飞翔的哺乳动物,有些地方俗称“盐老鼠”。蝙蝠在全世界分布广泛,种类众多,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已知种类超过1200种,占全世界哺乳动物所有物种的20%。最小的蝙蝠为分布于东南亚的基蒂猪鼻蝙蝠,身长只有3厘米左右,翼展也只有15厘米左右,体重不超过3克,而最大的蝙蝠为马来大狐蝠,翼展可达1.7米,体重可达1.6公斤,以水果为食。

大多数种类的蝙蝠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或岩洞中,距离人类活动区域较远,但是其超强的病毒携带能力一次又一次将其推到公众面前。

蝙蝠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进化来源,该病毒基因序列与2002年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和2012年流行的MERS冠状病毒存在较大差异,相似性分别只有约70%和约40%,而且病毒传播所依赖的S蛋白变异较大,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结构与人细胞上的关键受体非常匹配,显示其具有较强的对人感染能力;另外,新型冠状病毒与来源于蝙蝠的其他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人员推测蝙蝠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其实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确认SARS冠状病毒和M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正是蝙蝠。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DBatVir)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包括从蝙蝠身上最近新发现的200多种冠状病毒。另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的一项报道,蝙蝠可携带有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汉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多达60种以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蝙蝠无疑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

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

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易于传播病毒。更关键的是大多数病毒并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而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动物或人类,则会引发致命性人畜共患病。而蝙蝠对大多数病毒易感又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可能与它们飞行能力以及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关。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也就是说飞行能力既是蝙蝠能够传播病毒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无法对蝙蝠自身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利用宿主细胞快速复制新的病毒,机体免疫系统主要防御机制则是通过发烧使体温升高,与发烧效果类似,蝙蝠飞行过程中体温可升高到38℃~41℃,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体内病毒的载量,同时加快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减少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更多的研究显示,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倾向于主动出击杀死病毒的做法不同,蝙蝠对付病毒的办法则是“忍气吞声”,既不能让病毒太嚣张,也不对病毒赶尽杀绝,力求与病毒和平相处。为此,蝙蝠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耐受力。2018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细胞》杂志上报道称,他们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这些蝙蝠免疫系统中先天性免疫反应被削弱,只会对入侵病毒采取较为温和的免疫反应,从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免疫病理,并推测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可能是蝙蝠的主要抗病毒防御策略。2019年2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微生物》杂志上报道称,蝙蝠还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的机制,以保证免疫系统不对病毒入侵采取过激反应。

蝙蝠一般通过果子狸、竹鼠等中间宿主把病毒传播到人类身上

加强蝙蝠携带和传播病毒的机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蝙蝠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病至关重要。不过,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当然,蝙蝠具有超强携带病毒能力,只是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并非蝙蝠的过错。蝙蝠一般也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而是先传播一些与之接触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过这些病毒的中间宿主,最终才会传播到人类身上。2002年的SARS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

程立铭:关于武汉瘟疫防治

抓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好中医中药

传染病,是很大的一个概念,各种传染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西欧古代的黑死病等,曾经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很恐怖。也有一些程度比较轻的,死亡率不高,后果不太严重的传染病。比方说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急性肠炎等。

我们学哲学,都知道一个有一个原理,就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那么在传染病当中呢,其实也存在这个原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有的人感染病毒、产生症状发病,然后,甚至死亡。而有的人,他就不感染这种病毒,安然无恙。不仅是这种病毒不感染他,几乎什么病毒,他都不感染。那显然跟他的免疫力强大有关。还有的人,虽然感染了病毒,却不产生症状,就是不发病,或即使发病,症状也轻,预后较好。

我认为,各种疾病典型症状的解决,就是解决这些医疗难题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我们遵循中医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对症下药,就能实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乃至解除死亡威胁。

在我2003年正式出版的《破解艾滋密码》里,提到了一个发现,在我之前,在我之后,我没有看到别人有过这样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全世界从古到今,古今中外,强烈的传染病,基本上都发生在地球的温带地区。热带地区,寒带地区很少,基本没有。

南部非洲的,什么艾滋病、埃博拉,都在温带。北半球的古代的黑死病啊,现在的什么非典、禽流感,以及武汉的这个疾病,同样是在温带。现在我们武汉的这个病,大家看一看,在地球的纬度上,是不是处于温带地区。

这说明什么呢?那就是任何一种病毒,它的存在它的存活它的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一定的温度区间,一定湿度区间。这两者之中啊,你只要去掉一样,病毒就不能存活。

高温消毒,是最好的杀灭病毒方法。因为所有的病毒绝大多数都是不耐高温的。那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病毒,它的存活的温度,56度30分钟便死亡!

艾滋病病毒在56度的温度当中超过半个小时,就不能存活。那么在预防方面,我们注意到病毒的这些特点,只要在生存的环境,食物,种种方面,一个从温度,第二个从这个湿度方面,控制好,就可以很好的杀灭病毒,预防病毒的传染,进一步杜绝疾病的发生。

在此同时,在我们刚才讲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人体的免疫这方面,我们再利用中医中药,未病先防,作一些调理,完全可以起到一个很更好的预防作用。

中医里面有个概念叫表虚。人体出现表虚的情况之下,往往就很容易感染各种病毒,而且难治愈。那怎么办?固表。中医有专门固表的药物,服用生黄芪、麻黄根之类一些固表的药。你就用它泡开水也可以,用密封的高压杯。滚开水泡半小时。一天一次,喝完再加开水,喝一天,每种药10克到30克,喝个三天五天,长的十天八天。喝这个药茶,它就能起到一个固表防病毒感染的作用。

同时,气血虚的人,一些老年人,以及体弱的人,适当的用一些补气血的药,黄芪、当归,诸如此类,再加一些行气活血的川芎等,也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烧水喝。都可以达到提升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效果。少感染,或感染后症状轻,易康复。

那人体怎么才能把这个内因的问题真正的解决好了呢?拥有一个比较好的体质,比较好的免疫力?多方面的原因。

比方说营养要全面均衡,休息要充分,适当的劳动,适当的运动。使得身上这个寒热虚实啊各方面,都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就是八纲理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个方向都处在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区间。这个情况之下,张仲景讲的过,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什么病毒也难侵入,侵入了也不易作乱犯病,预后好,易康复。

这样什么病毒也奈何不了你。这个原理,其实不复杂,一说大家都懂。另外,还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烟酒,要适度。包括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房事要节制,等等。这是最基础的预防。同时再把病毒存活的温度湿度条件去除掉,传染病就不再存在大规模爆发的基础条件。内因和外因条件都解决了,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钟南山教授深度介入了抗非典工作。据说他的女儿也得了非典。钟南山请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给她治疗。广东国宝级的中医大师总邓铁涛老教授给他女儿治疗好了病,效果很好,也没有落下任何的后遗症。

这说明钟南山先生,还是非常认同中医对传染病的研究和治疗的,尽管他本人是西医出身。

这个情况,我前年曾经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一位领导同志当面核实过,确有其事。

已经定名为SARI了,确定是SARS的进化病毒,致病机理完全相同。病毒进入人体后干扰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误认为肺细胞是外来物从而发起进攻。病人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杀死的,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药物均无效,只有采用的方法:用激素压制免疫系统,但同时,人体会非常脆弱。同时,这个病毒比SARS更聪明:
1.潜伏期更长;
2.有患者从感染到发病,再到死亡,体温始终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发热不是该病的特征症状,通过体温筛查不能确保完全筛查,这也是封城的原因。
3.传播速度更快,目前只获得空气传播的证据,但不能明确日否还有其它途径。

一、武汉冠状病毒已定名为 “莎丽服”.
二、莎丽服的检测试剂,已经有企业做出来、并且批量上市了。也就是说,在疫情检测环节已有保障。
三、目前依然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靠激素疗法。这是把双刃剑,同时会影响病患自身的免疫系统。治愈后大概率成为废人。
四、自查主要看血氧饱和度,血氧数值下降厉害的话,必须立刻去医院检查。夹指式血氧仪为家庭必备。
五、莎丽服的潜伏期比萨斯长,一些患者甚至无发烧症状,极易被漏检、被忽视。春运第一阶段即将结束,各地后续的新增疫情案例,不容乐观。
因而个人要做好这次疫情比萨斯更严重的思想准备——春节期间尽量不出门!
合理安排好盛夏到来之前这半年的生活节奏。
六、口罩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在节后开工时,得到缓解。但护目镜还不好说——感染途径可能包括眼部受到飞沫传播。
七、坚决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不得不去公共场所的话,配戴口罩和护目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洗衣; 合理饮食 (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摄入要充足) ; 充分休息。这几点应该是基本的应对方法。
八、莎丽服病毒的传播路径还没最终全部搞清,故而除了远离人群**地。快递员、职业司机、售货员等,均是高暴露人群,宜保持距离。也要避开野生动物,家庭宠物要密切留意与其他动物保持距离。
九、未来最可怕的是:
A、万一被感染者人数多到远远大于全国病床数的程度,恐怕病患能否及时得到医治都成问题。
B、大规模人感染之后,莎丽服有可能变异出下一代。
因而,最好就是做好所有预防准备和牺牲不必要的出行,避免被感染!避免被感染!避免被感染!
十、就地过年,网络拜年。
今年春节计划:

初一一动不动;
初二按兵不动;
初三纹丝不动;
初四岿然不动;
初五依然不动;
初六原地不动;
初七继续不动;
几时能动?
钟南山说动才动。

万文芬建议:”用棉棒在纯香油里点一下,然后往两个鼻孔里轻擦一遍,一切病毒则不会感染。简单方便,又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