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岭村 首页
汨罗消费扶贫鼓起村民腰包

冬日的大山里下着绵绵冷雨,汨罗市川山坪镇达摩岭村关山口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肖敏正忙着舀蜜、装瓶、称重。过不了多久,这30多公斤蜂蜜就会坐上汽车,出现在岳阳市各机关单位的食堂里、餐桌上。

今年,肖敏通过养蜂产得的300多公斤蜂蜜都已经全部销空,这为他带来了36000余元的收入。“明年,我打算再增加蜂箱,多产蜜,多销蜜。”肖敏高兴地说,他养蜂能有这么好的效益,得益于村上给他们创造的好销路。

山货送“出山”,贫困村的农副产品“火”了

2017年以前,达摩岭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打工创收,属于省级贫困村。2018年至2019年,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建设银行岳阳分行、四化建公司、汨罗市人民检察院四家单位先后在达摩岭村驻村帮扶。

“我们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承诺书,由他们先自购鸡苗、猪苗等苗种养殖,一个月后再上门验收,用‘以奖代补’的形式为他们发放产业帮扶资金。”三天的时间里,驻村第一书记吴玉堂带领着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摸清贫困户的养殖意愿,确定发展产业帮扶,动员村内1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了种养殖产业行列。

产业小而散、山区交通不发达、物流不便利等原因让山里的农副产品销售无门。扶贫干部们调查研究决定,畅通贫困户与后盾单位工会组织、机关食堂、干部职工群众的对接渠道,通过“多对多”集中销、“一对一”选购销,使贫困户自产的农副产品由滞销变畅销。

2018年至今,达摩岭村贫困户累计销售蜂蜜1400公斤、笋干900公、土鸡1200余只、土鸡蛋10000余枚、土猪44头、黄牛9头、黑山羊15头……村内1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4800元以上。

今年10月,汨罗15个乡镇全面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倡导各级工会组织、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优先采购贫困群众的粮油、肉禽、水果、蔬菜等优质农副产品,同时倡导有食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签订协议、订单认购的形式,长期采购合作社生产的扶贫产品和贫困户自产的农特产品,帮助1800余名贫困人口线下创收104.2万元。 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汨罗总工会、扶贫办还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扶贫爱心购”活动,“以买代帮”“以购代捐”,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多渠道聚力,消费扶贫让贫困户的口袋“活”了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如何打破壁垒,使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与高消费的市场实现无缝链接?汨罗全力打通线上销售、线下对接、展会销售通道,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将扶贫从单向“给予”上升为双向“互利”,真正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确保扶贫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也真正让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

“这是‘喝’山泉水长大的土鸡。”“我们的蜜蜂产出的蜂蜜色泽透亮,吃起来口舌生津。”“这是手工压榨的山茶油,闻起来清香,吃起来健康。”……今年10月,汨罗市扶贫办先后组织湖南省屈之源、湖南长乐情等12个扶贫企业、扶贫合作社参加岳阳市扶贫产品展销活动和第二十一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共38个优质农副产品参展,为2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线上、线下销售154.14万元。

玉池山的灵芝、屈子祠镇的土皮粉、影珠山村的干笋……近年来,汨罗利用“电商+企业+农户”模式加强扶贫产品收集推广,不断扩大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销售规模。目前,全市共建成电商扶贫综合服务站24个,扶贫小店560家,上传各类农副产品及其他产品308种,指导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初级农产品包装、产品上架、线上销售,帮助78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线上销售791.68万元。

“扶贫的方式很多,有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也有送技术、发展产业、送岗位的‘造血式扶贫’,而‘消费扶贫’显然是打通‘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扶贫工作上的新亮点。”汨罗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动社会力量采购贫困地区的产品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新型扶贫模式,不仅让“藏”在深山的美味“飞上”城里人的餐桌,更让贫困农户通过自己的劳作,有保障、有尊严地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责编:吴广]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