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桥村 首页
唱响“三农”进行曲:市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侧记


▲大成桥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指导村民购买农资。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迫切要求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生活需求加快升级,迫切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市供销社始终秉承“为农、务农、姓农”的宗旨,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惠农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日,记者来到市供销社部分基层网点,进行实地采访。

       基层组织筑牢服务“三农”根基

       “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根本宗旨,是供销社的生存之基、立身之本。自从市供销社深化改革以来,在原企业改制比较彻底的情况下,按照‘空白抓组建’的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新组建了一批基层组织。”市供销社主任王坚介绍,至目前,市供销社搭建平台,通过自主经营、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逐步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

       “供销社发挥的作用真的很大,不仅把控了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益。大成桥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6家村级社,其中针对大户所生产的无公害大米,以保底价格进行回收,不但在省内卖得很好,而且远销广东、广西两省,解决了农户们种田难、卖粮难的问题。”大成桥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建军表示,至目前,大户送往该惠农服务中心的大米有700多吨,小户还有1000多吨没送过来。农户们种植水稻的信心越来越足,大家对他很信任。

       至目前,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分乡镇(街道)惠农服务中心、村(社区)惠农综合服务社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放办社、共同出资、共享利益等方式,新建或提质乡镇(街道)惠农服务中心29个、村(社区)惠农综合服务社194个、领办引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建设有标准化基地20000余亩,拥有产品注册商标20多个,获得全国供销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省级示范社5家,将领办引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为农服务的抓手延伸到基层

       市供销社采取政府推动、分工负责、分步实施的方法,紧紧依靠各级基层组织,着力构建市、乡、村三级惠农服务体系,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抓手延伸到基层。在原来供销社的基础上延伸了一些服务功能,向项目对接、就业、旅游、信用代办、缴纳电费等方面发展,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经济效益、知名度。

       “供销社是服务老百姓、服务‘三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湖南沩山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雪钦表示,作为一名共产 党员,他要走在前列,勇于带头,勇于示范,从栽培、生产、销售等方面着手,做优沩山茶叶,让沩山茶叶走出国门,成为家喻户晓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老百姓一起致富。

       “我和供销社进行合作后,渠道更加宽了!供销社经过整合力量,采购回来的产品,价格优,质量可靠!”资福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经理蔡正良介绍,现在的发展,需要多种经营,原来做农业,因为没有销售渠道,对市场行情判定不清楚。目前,他已经成立了7个村级服务点,惠农中心大户有80多户,种植面积达800多亩。村级服务点实行自主经营,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服务、超市日用品配送以及农资销售等。

       为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持续服务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和贫困户的模式,合作社为农户们提供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和种苗,从农药化肥、种子的供应到产品的回收等, 提供了一条龙的持续服务,社员们跟着合作社创业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回龙铺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经理喻超介绍,合作社主要以稻虾共养模式为主,目前,邀请了100多名村民加入,下设4个村级合作社,流转了1280亩土地,产品年销售额达550万元。

       “我坚定了走食用菌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的信心,以后将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种支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在宁乡腾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麦田基地,记者看到大棚内的蘑菇长势喜人,合作社总经理黄琼介绍,双凫铺镇余新村、月华村、麦田村等实施了产业扶贫试点工作。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