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路社区 首页
【转载】中国发展有多快?哈佛教授:美国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中国发展有多快?哈佛教授:美国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等词汇,伴随着中国发展不断涌现,这深刻反映了中国发展的速度之快。那么,中国发展到底有多快呢?哈佛著名教授艾利森曾在演讲中,引用了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话,“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于我们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艾利森用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他表示: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诫自己要把盘子的食物吃干净,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这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就形成了中国非常贫穷落后这个观念。确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也不太富裕,那时候如果有人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没人相信的。

可中国近25年来取得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件,正如世界银行所做的报告那样,在过去40年里,中国8亿贫困人民已经脱贫,其中的一部分还成为了中等收入群体甚至富裕群体。40年放到历史这个维度看,是非常短的,可中国却让8亿人口不用担心饥饿问题,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其他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典范。

现在中国给世界的印象完全不同了,我曾在课堂上做过一次小测验,问学生“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成为第一大国”,很多学生认为将会在2030年到2040年之间。

做纵向对比的同时,艾利森还拉来美国,和中国做了一个横向对比。

他表示,自己当初担任肯尼迪学院院长的时候,查尔斯河上有一座名叫安德森的桥,人们在讨论修复这座桥。当自己19***辞去院长一职时,还没有动静,直到2012年,修复项目终于启动了,初期计划是两年。然后到了2014年,项目没有结束,到了2015年,还是没有结束,到了2016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放弃告诉我什么时候能完工了。

而中国曾对北京三元桥进行修复,它的规模,是安德森桥的数倍,而中国修复它用了多久呢?43个小时。

还有,在过去十年内,美国计划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修建一条500英里的高速铁路。这条铁路,本来是计划在2017年完工的,可现在,很多人已经对它失去了信心,觉得建成它没希望了。那么,在这10年时间里,中国修建了多少高速铁路呢?16000条。

所以,在过去25年时间里,世界上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过去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崛起到一个如此高的程度,涵盖如此广的领域。“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于我们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中国的我们,能感受到祖国的变化,可在很多时候,却无法感受到变化到底有多大,就拿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来说,几十年前,中国还是他们眼中吃不饱饭的国家,是拿来教育孩子要节约食物的“工具”;可现在,哈佛这种顶级院校的学生,却普遍认为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变化之大,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毫不为过。

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取得让世界震惊的成就,创下“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等全新名词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国能建成今天这样的“高楼大厦”,完全得益于无数先辈科学家打下的“牢固地基”,如果不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国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典型的,就是“两弹一星”。

我国从发展至今,受到过无数威胁,远的不说,就说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摆脱美元石油体系束缚的计划,寻求以人民币为主的结算体系。而类似于这种挑战美元石油体系的行为,是是美国不能容忍的,它认为将会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任何此类行为,都将受到残酷打压,伊拉克、伊朗就是这样变成如今这个模样的。

可中国的计划,远远超过了伊拉克、伊朗,美国采取什么激烈措施了吗?并没有,它只是通过一些相对军事行动来说比较柔和的措施,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比如提高关税、“自由巡航”等。之所以我国会受到这样的“差别对待”,是因为军事实力,经济是军事的基础,军事又是经济的保障,如果没有军事实力,美国恐怕早就下手了,而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让它只能有想法,却不敢采取行动。

以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孙家栋为代表的两弹元勋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用算盘、计算尺等落后工具,生生算出了研制核武器过程中庞大的数据,最终让中国人挺直了脊梁,不用受他国的核威胁,能安安心心的发展经济。

而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之所以能拥有这么扎实的数学功力,用“人脑”和“手”完成国外科学家依靠“电脑”完成的任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国时期人们对数学教育非常重视。那时“实业兴邦”的思想盛行,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祖国的面貌,希望能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出强大的武器,保家卫国,而数学,是所有学科都离不开的工具,于是数学之风盛行,由此也诞生了很多名家。

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就是刘薰宇。刘薰宇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在民国时期,担任了多所著名学校的数学教师,比如西南联大、暨南大学、春晖中学等,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他又担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负责中小学生数学教材的编撰。

长期的数学教育生涯,让他明白了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方法,于是就发挥自己讲故事的天赋,结合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打造了一个个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短故事,读者通过层层深入、脉络清楚的故事,就能一步步了解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不知不觉中,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主动了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独特的“故事教学法”,让他深受欢迎,也让他成为很多大师的“引路人”。比如,著名数学家、曾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齐民友,曾表示自己中学时对数学也不感兴趣,后来读了刘薰宇的文章,结果就觉得数学非常有趣,不由自主的想要探索数学世界,由此在数学上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面向中学生的谈话中,提及如何学好数学时 ,就讲了刘薰宇这个人,说自己小时候读了一篇他的智力测验文章后,才了解到一些数学方面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

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著名数学家谷超豪,也曾讲到是刘薰宇的书,为自己开启数论、集合论的大门,领略到了这些数学知识的魅力。

从这些大佬的话中可以看出,刘薰宇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人对数学这种枯燥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而其中所讲的知识,也足以让读者找到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

而现在,刘薰宇的著作主要集中在《马先生谈算学》、《数学的园地》、《数学趣味》这三本书中,这套名为“给孩子的数学三书”的丛书,让很多学生看后不仅感慨,“原来数学还能这样学”。这套书非常适合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阅读,它能帮助学生轻松学会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也能一步步教会学生数学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这不仅是能在当前提升学生成绩,还能给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