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河里村 首页
做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追梦人——来自宁乡文旅一线工作者的初心故事

喻征兵

引进宋城演艺,树起宁乡文旅经济新标杆

至11月1日,市委、市政府和宋城演艺联合打造的炭河古城正式开园两周年零4个月,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营业收入3亿多元,核心演出《炭河千古情》演出近1800场,刷新了湖南省大型旅游演出年场次最高、观众数量最多的两项纪录,带动了周边5000余人就业,拉动了全域超过10亿元的产业发展,创造出湖南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界的一个奇迹。

“作为中国大型文化集团,宋城集团旗下的宋城演艺是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中国演艺第一股,并连续七届获得中国文化企业30强。宋城旗下的‘千古情’,每一个落脚地都是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投入的地方都是非常成熟的旅游地区。”宁乡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喻征兵说,看着今天炭河古城景区的持续火爆,回忆起当初引进宋城演艺项目的过程,他心里真是五味俱全,感慨良多。

喻征兵(前中)带领工作人员在景区进行日常巡查。

锲而不舍 15天求得半个小时的见面

2016年4月28日,刘庆丰被任命为炭河古城公司董事长,喻征兵被任命为公司监事长。从上任第一天开始,他们就着手考虑炭河古城要建些什么、做些什么、引进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吸引游客,实现开发地方建设,发展地方经济的目标。

根据分工,刘庆丰主持全面工作,喻征兵负责招商。有人向市委主要领导建议,说炭河古城最好的合作对象是宋城。市领导听了后,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喻征兵,要他去考察和洽谈。市领导说:“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但你是一名有30年党龄的共产 党员,希望你能发挥共产 党员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好这个任务。”

接到任务后,喻征兵立马出发赶到杭州宋城。当时的他并不认识宋城任何一个人,自己买票进了宋城,提个包在宋城办公楼的过道走来走去。上班的时候过去,下了班就在附近吃个快餐,第二天又过去,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一层一层往上面找。后来找到该项目副经理,通过熟人关系,认识了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身边的第一任秘书、现宋城演艺项目副总经理刘惠兰。但和她说起想要把宋城演艺招商到宁乡时,刘惠兰连连摇手,说这不可能。喻征兵恳请她无论如何想办法帮他说服,请黄巧灵董事长去宁乡黄材镇看看。推托了几次之后,刘惠兰去找了黄巧灵汇报。黄巧灵说:“长沙我都只去过一次,长沙下面的县下面的一个镇,我怎么可能会去呢?”说完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被拒绝后的喻征兵不甘心就这样没有任何收获地回宁乡,他仍旧天天去找刘惠兰,天天给她发信息,每天至少发10条以上的微信,真诚地向她表达自己对宋城的看好、渴望,以及宁乡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等。多番沟通来往,关系好了,便又恳求她想办法让自己和黄巧灵见一下面,哪怕半个小时都行。最终,刘惠兰被喻征兵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对黄巧灵说:“这个宁乡来的政府干部非常敬业,在这里呆了半个月了,您就给他半个小时,和他见一下面,看他能说些什么?”黄巧灵答应了,想着见一面让喻征兵死了心,不再纠缠。

这一天,是喻征兵来到宋城演艺的第15天。

精诚所至 54天促成宋城演艺项目落地宁乡

听到对方终于答应见面后,喻征兵与刘庆丰董事长一起立即向市领导汇报,时任县长、现市委书记周辉于第二天率领分管城建、旅游的市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10多人,带着复制的四羊方尊礼品赶到杭州。黄巧灵在约定时间会见了周辉一行,最开始,他漫不经心地听着宁乡负责人的汇报。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汇报人讲到中途的时候,把带去的四羊方尊送给他。黄巧灵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历史非常感兴趣,一看到四羊方尊,说:“四羊方尊出土在那里啊,那这个地方不简单。”就以此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

“这次会见后,黄巧灵便派了宋城演艺董事会秘书董昕、风险部部长胡文妹,以及刘惠兰三人来宁乡考察。当时正好是2016年5月,天天下雨,我带着他们先到韶山、花明楼、道林转了一圈,市委领导亲自接待,我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陪同。”喻征兵说,最终,我们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了他们,回去后向黄巧灵汇报时说,宁乡这样一个有人文历史的地方值得投资。第二天,黄巧灵就带了20多人来宁乡,一下飞机直奔黄材炭河里,经过考察和多番洽谈,于2016年6月21日,正式签订宋城·宁乡炭河里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商定,由宋城演艺为炭河古城提供规划设计、品牌授权及一系列开业筹备等服务。景区开业后,宋城演艺对项目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期间,按照景区经营收入的20%收取基本管理费。

这时,距喻征兵到炭河古城报到上班,仅54天。

2016年6月29日,炭河古城正式按照宋城演艺要求开始建设,期间克服诸多困难,历尽万般艰辛,历时整整一年,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开园。开园后,项目运营情况远超宋城和市委、市政府预期,仅半年时间,就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近亿元。

行走在这座活着的西周古城,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游客沉浸在编钟古乐、诗礼周风之中,探寻宁乡横亘古今的文化血脉。悠悠的炭河水流淌了三千年,英雄与美人的故事在这里传唱。真善美,执着与坚守,奉献与大爱,这就是以喻征兵为代表的宁乡文旅人的初心,他们的这份初心,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宁乡人。

李乔生

留住历史记忆 传承文化遗产

从一名普通的文物工作者逐渐成长为宁乡文物战线上的一颗璀璨“明星”,28年来他痴心不改,始终怀着一颗对文物工作热忱的心,为宁乡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以及文旅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原市文物局局长、现市文旅广体局党组成员李乔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李乔生在28年来的文物工作中成果不俗。任文物局局长,他潜心文化遗产工作,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心,激发工作活力,助力文旅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任人大代表,他热心文化和民生事业,积极献言献策;任政协文史委员,多次编书作文,挖掘宣传历史文化底蕴。他本人荣获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1次,获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省文物宣传先进个人、宁乡市优秀人大代表、文明家庭、宁乡市十大杰出青年。

李乔生在何叔衡故居讲述他的初心故事。

竭尽全力 保护文物留住历史记忆

1991年7月,李乔生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分配到当时的宁乡县文物局工作。每天,他坚持早上7时左右就到办公室,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哪怕后面实行早上9时上班制度,哪怕他的职务从普通工作人员到副所长、副局长再到局长,他也仍然经常7时不到就到了办公室,利用早晨的时间,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安排,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文物研究和考古工作是很枯燥的,要能甘清贫,耐寂寞,不怕脏,不怕累。”2001年至2005年,李乔生先后主动报名参加三峡、炭河里遗址、花草坪遗址考古工作。

1996年6月,李乔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入党后,他时刻以一个共产 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牢记共产 党员要不忘初心、承担使命的职责,把宁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时刻放在心上。2006年6月,李乔生被任命为宁乡县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他首先争取把宁乡文物上档次。在他的努力下,宁乡文物单位从上世纪90年代的8处增加到现在的91处,其中何叔衡同志故居、谢觉哉同志故居、张南轩父子墓、炭河里遗址等四个地方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炭河里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宁乡经济建设的发力,文物出土也显著增加。编铙、铜铙、巨型商代铜瓿等相继发现,重大文物出土时,李乔生都亲自率领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百姓宣讲文物法律法规政策,逐一将文物征集。2006年到2011年的全国文物普查,他登上了宁乡最高峰,踏进了宁乡海拔最低处,走遍了宁乡每个村组,为宁乡的地下文物建立了账册,上了户口。

他认真钻研文物政策,为宁乡文物项目积极向领导汇报文物保护方案,争取资金支持。2014年一年内9次上北京,在当年农历12月底,还在北京等候政策,最终争取到国家文物局将近2个亿的支持。

不忘初心 传承文化助推文旅融合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能替代的宝贵财富,是宁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重要物证。面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满足于孤芳自赏,抱残守缺,而要积极发掘其内在的价值,开发利用,以使其‘增值’。”这是李乔生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兰花屋场位于巷子口镇巷市村,是宁乡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古民居。为了让这一古建筑得以永续留存,市文物局挤出资金每年对屋面进行检修。从2000年开始,至今对兰花屋场进行了5次大的维修。修缮后,在室内进行巷子口镇历史文化展陈,张浚、张栻、易祓、张毅等巷子口镇历代文化名人、极具镇域特色的民俗、民风、非遗等在此得到充分展示。

“这是为了更好地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李乔生说,兰花屋场位于沩山密印景区与沙田何叔衡、谢觉哉故居红色景区的必经之道,独特的传统建筑、便利的区位优势、浓厚的人文底蕴、科学的修缮保护,兰花屋场的综合利用,将是我市全域景观和文物传承利用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为贯彻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坚持“文物不能不保护、不能死保护的理念”,让文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李乔生还努力促使何叔衡同志故居、谢觉哉同志故居拓展为沙田红色文化中心基地。同时,他还邀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宣传宁乡文物,组织出版《宁乡青铜器》《古国迷踪炭河里》《拓片宁乡》等书籍,邀请省市专家开辟宁乡文化遗产讲堂12期。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李乔生说:“能成为一名文物工作者,能把宁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留住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遗产,助推文旅融合,这就是我身为一名共产 党员和文旅人的初心。”

姜瑞庭

让饮食文化成为助推旅游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四羊方尊”的出土,宁乡黄材镇这座青铜小镇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仅炭河古城开业两年来,就接待游客700余万人次,实现门票和门店收入3亿余元。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红利”,基础设施更完善,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土特产店、民宿等,搭上发展的快车道。退伍后回乡创业的姜瑞庭,在炭河古城附近开了一家名叫沩楚美食的农家乐,诚信经营,把菜品的美味带给顾客的同时,还让顾客感受到饮食文化的魅力,口口相传,生意持续火爆,年收入近200万元。

姜瑞庭向记者谈他的饮食文化。

坚持把最好的食材献给顾客

今年31岁的姜瑞庭是黄材镇人,2006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的两年时间里,他积极上进,表现出色,200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 党。自那以后,他始终牢记共产 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论在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他都把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放在首位。

2008年年底,姜瑞庭从部队退伍回来后,自己创业在长沙开了一家餐馆。2017年7月6日,炭河古城开园营业,回来休假的他看到景区人气特别旺,便想着回家来开一家高品质的餐馆,让来景区的游客玩好的同时有一个能吃到当地特色美食的地方。

想到就马上去做是姜瑞庭一贯以来的性格。他在古城景区周边考察了几天后,就返回长沙,把原来经营的餐馆迅速转让。选好餐馆的位置后,自己去宁乡田庄美食餐馆学习三个月的同时,委托人对餐馆进行装修。

“我们给餐馆取名为沩楚美食,是因为宁乡有沩江和楚江两条大江,这两条大江贯穿宁乡境内,寓意餐馆将聚 集沩、楚两江地带的美食,供顾客享用。”姜瑞庭说,他们开这个餐馆的初衷,就是想把食材最原始的味道送给顾客,让出门在外来到黄材的客人玩好的同时吃好。

优质服务打造特色饮食文化

“我一生旅游过不少地方,经常因为在景区就餐花钱贵、又吃得不好而烦恼。这次到炭河古城来沩楚美食就餐,让我大吃一惊,服务好,饭菜也美味,价格还那么优惠。谢谢你们,也请你们坚持。”这是一个名叫田光明的常德游客在沩楚美食就餐后的留言。

为了更好地推进餐馆的服务,姜瑞庭让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个顾客留言本。顾客来沩楚美食消费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留言本上写出来。每天打烊后,姜瑞庭都会认真阅读顾客的每一条留言,顾客认为做得好的,就继续坚持;提出来做得不好的,就立刻让工作人员修正和改善。

“除了确保食材的新鲜、菜品的美味外,我们还免费为顾客赠送现场制作的沩山擂茶和冲泡的沩山毛尖。同时,店内还可以根据顾客要求书写书法作品。”姜瑞庭说,“饮食是一种文化,吃是一种享受。人们喜欢到外地旅游的同时,也都希望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宁乡的旅游蓝图已经徐徐展开,依托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将更好地做好饮食文化,助推文旅融合,为宁乡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