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社区 首页
中元节: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农历七月十五,又是一年中元节;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特殊传统节日,一年年的轮回、一代代的传承。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



中元节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就这样每年到了这一天,它成为了一个秋尝祭祖又表达着祈祷祝福的华夏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现在,这一天叫中元节,也叫盂兰节,民间更多称为鬼节或七月半。



佛家:盂兰节


关于佛教“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一个典故: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位名叫目连的弟子,非常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情况。


因为其母生前铸下大错,死后境况堪怜。目连看后很心痛,求得佛祖指点:需要十方僧众一起超度的祭拜仪式,方能普渡其母脱离苦海,过得好一点。


后来佛家弟子就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广设盂兰盆供,为已逝的父母、亲人长辈祈祷在另一个地方过得好些。



彩灯放天河,月白殇离别。追思千秋索,欲言泪先流。


燃一柱香火祈祷,寄托无尽的思念。祝福他们一切安好,因为他们永远都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道家:中元节


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传说这一天是地官的诞辰、赦免鬼魂的日子。他会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古人也深信,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于是就在这一天祭奠,供上百味五果,虔诚祈祷,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管是烧纸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祖,或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还是满含思绪的追念。


曾经的画面浮在眼前,泪流不止,但更要好好珍惜当下。



民间:七月半或鬼节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


“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最适合祭祀亡灵。


又有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又称为鬼节。



而人鬼之别又在于:人为阳,鬼为阴;所以人死后的鬼魂会沉沦在神秘幽黑的水下。


因此每年七月半,生者都会亲手扎上一朵五彩莲花灯,放入河水中随波逐流。普渡亡者,给他们照亮回家的路。


在那萤萤闪闪的光芒里,我们始终相信他们并非真的离开,只是在另一个地方开始下一个旅程了,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世未完的旅程。


一年一年的中元;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追思。



中元节请愿


凉雨惊秋,深山祭扫,飞萤扑火。焚香清坐,祭放河灯,祖考魂归。夜色如水,红烛独卧,月冷西墙。


直到昨天,中元节的节日感和仪式感还在被冲淡;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保护这份追思和文化。


如果有一天,中元节能让我们特别地想起父母长辈,感念他们养育之恩的时候,希望这样的传统节日仪式和氛围还在。



中元节寄语


何为离别?也许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生死即是离别;何为重逢?也许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虽然人生欢聚难得,离别常有,但是希望当人离开这个世界,会在另一个地方得到永生;没有痛苦、没有病魔,没有世间生死轮回。


而活在当下的我们,要知道生命何其短暂,有生之年应该好好珍惜。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珍惜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