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门街道 首页
【扶贫路上的故事】铜鹅叫响致富梦——文坪镇杨海坤养鹅纪实

“第一期,由于我们养殖经验不足,只出栏铜鹅1200只,纯收入才1万余元,不过再过半个月,第二期铜鹅就要出栏了,预计能卖个好价钱……”8月9日,在文坪镇幸福村,33岁的杨海坤一边忙着喂养铜鹅,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杨海坤是文坪镇幸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出生于1986年10月23日,全家3口人。虽然生活在幸福村,但是在开办养殖场以前,他的生活过的并不幸福,由于家境贫寒,14岁便挑起了挣钱养家的重担。

起初由于村路狭窄,运输不便,杨海坤靠驮马给村里人运送物资为生,四年后,他用赚的积蓄买了一辆农用车,将运输拓展到全镇。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2008年他怀揣着致富的梦想去到上海打工,万万没想到,在2009年被诊断出患尿毒症,每年需花费医疗费10万余元。

 “知道这个消息,我人都懵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医院和家来回,吃东西呕吐、连走路都办不到,完全依靠靠姐姐的帮助和父亲的照顾,病情好转,也没办法找到工作……”杨海坤回忆说。 

疾病让当初年仅23岁的杨海坤从此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在待业期间,孩子的学费、家庭生活费、自己的医疗费……让他一筹莫展。为了杨海坤的医疗费,他的父亲外出打工,在2014年,由于身体原因他的父亲去世,这无疑是给杨海坤一家雪上加霜。 

2014年,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根据实际情况,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他脱贫,幸福村村支两委与驻村扶贫队首先让他享受兜底政策,并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为他落实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 

“我每个星期去医院做3次血液透析,过去每做一次就要700多块钱,一个月就得花2000多块钱,有了政府帮扶后,每次做血液透析只需要花六七十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杨海坤感激地说。 

为了过上好日子,杨海坤也不闲着,在医院做透析治疗期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每天在家做电子手工,穿一根电子线赚2分钱,由于无法长时间劳作,他每天只能完成近1000根电线作业,一天挣的20余元。后来,他又与朋友合伙租店面,自制自销辣椒酱。在杨海坤的努力下,2018年,他家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为了实现“致富梦”,杨海坤看着村里大片的山林,他思前想后,决定自己办养殖场,由于武冈是铜鹅之乡,养的好完全不愁销路,于是辗转桂林、长沙、湘潭等地,考察各大铜鹅养殖场的规模,学习不同地区的养殖技术。2019年,在他姐姐与朋友的帮助下,筹得30余万元,并在上级政府的产业帮扶下,选场地、办手续、搞施工、买鹅苗……2019年5月,铜鹅谷养殖中心建成,并喂养第一期铜鹅1500只。七月底,第一期铜鹅已出栏1200只,杨海坤纯收入1万余元。 

再过半个月,第二期1800只铜鹅就要全部出栏了,杨海坤算了一笔账,由于受猪肉的影响,铜鹅价格大幅上涨,如果收购,至少卖13元每斤,预计能赚得纯收入4万余元,如果零售,至少15元每斤。杨海坤离实现自己的“致富梦”又更近一步。

“过去就在家闲着,现在我每个月能有1200元的稳定收入。”邓家铺镇马红艳对记者说。马红艳是邓家铺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也是尿毒病患者,和很多患者一样,由于身体原因,她一直找不着工作,在医院做透析期间,她认识了杨海坤。杨海坤为了帮助病友解决就业问题,将认识的几位病友安排在自己的养殖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养鹅、种草、搞卫生等工作。

 “他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做事也霸得蛮,对我们也好,你看我现在每月有固定的收入,上班才几分钟的路程,多好呀!”幸福村11组贫困户杨申林说。 王茜霆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