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堂村 首页
70年出行之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既往来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今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七十华诞,七十年,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今天起我台播出系列报道《七十年之变》,记者深入基层,通过吃穿住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的变化来展现祖国的七十年的变化。今天播出第一期《七十年出行之变》。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物资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回忆起往事,今年已经75岁退休老教师田明禄感慨颇多。
  【退休教师 田明禄:原来出行很不方便,都是靠两条腿走,自行车基本上都没有,上学俺都是地上跑,吃过早饭,挎上书包,捎上馍,中午在学校吃个馍,喝碗水,下午了放学了,挎着书包地上跑着,俺到闫楼学校8里地,8里地你不想想,地上跑啊,地上跑也得一个多小时。】
  火车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比较常见,但对当时的田明禄来说,火车可是个稀罕物。60年代,田明禄从小宋乡来到县城学习手艺,他第一次听到了火车鸣笛,第一次见到火车,后来又第一次坐了火车。
  【退休教师 田明禄:走到这双杨树、五爷庙这,我听到那个火车叫唤了,在俺老家听不到,俺老家离这个铁轨远,这从来就没有听过火车叫过,更没有也没有看到过火车啥样,这回中了,这回扛着行李一到双杨树就听到火车叫唤,这回我也看看火车啥样,扛着小行李,直接从人民医院那个路,往正南走,到那个铁路那一看,哎呦,这就是火车啊,我老天,这是个屋子啊,多高啊。】
  后来赶上了自然灾害,田明禄家经济比较困难,吃饭成了一大难题。为了填饱肚子,田明禄把家里的东西变卖当作路费,和邻居一起去了新疆,这是田明禄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
  【退休教师 田明禄:跑了七八千公里,坐火车坐了几天几夜,从兰考坐到西安,下来了,倒车,倒个啥样的车呢,不像现在一样是票车,那叫闷子车,给人家拉货的车,有个大壳子,里面装货的那车,还不是现在的票车,就坐那种车,跑了几天几夜。】
  八十年代,生活条件相对提高,但物资仍比较稀缺,据田明禄回忆,那时我县下乡的公交车车量特别少,一天只有两辆,他在县城教书,往返小宋乡非常不方便,后来他就托熟人买了一辆自行车。
  【退休教师 田明禄:我都骑着自行车带着俺爱人,俺爱人再抱着小孩,一个孬自行车,三个人 50里地,离兰考50里地,那路还孬啊,哪像现在柏油路啊,那时候疙疙瘩瘩、高高低低的,骑自行车得3个小时。】
  田明禄已经退休多年,现在日子过得很悠闲,他经常会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里和老朋友一起聊天、看报纸。他感叹最近几年兰考的变化非常大,特别是在出行方面,他说现在再去小宋镇,坐公交车只需要35分钟,骑电动车也只需要75分钟,非常快而且方便。
  【退休教师 田明禄:车也多了,到小宋啊、到许河啊、到南彰啊、到南彰都十来辆车,这一辆走了,有半个小时,那辆车又开始走了,那辆又开始走了,这交通是比较方便,咱兰考县现在从今年开始,城市公交免费,也不要钱了,大家对这块很满意。】
  社会的巨大发展,田明禄家的生活条件也跟着变好了,去年他的家里还添了一辆小轿车。
  【退休教师 田明禄:大概就是去年18年,现在买还不到一年,这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人家好多人都有车。】
  70年来,我县居民的出行方式从单一走向丰富,火车、高铁、私家车、客运汽车川流不息。出行方式的全面升级,得益于我县快速发展的交通。如今我县东临京九铁路、西依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郑徐高铁横贯全境,220、310、106三条国道在县城交汇,连霍、日南两条高速公路穿境交叉而过,并与阿深高速公路联网。一条条交通线,形成了一张巨大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将兰考与全国各地联接了起来,也把兰考县人民带向了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70年沧桑巨变,田明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建国70年来,我县交通工具的大发展,从无到有,由慢变快,他以个人的视角,体验着出行方式的变化,感受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悟着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此信息转载于兰考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