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社区 首页
【美丽万荣 乡村故事:一】传统果园变公园 ——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建设的万荣实践

       5月底,晋南地表温度超过30℃,在位于万荣县贾村乡张李冯村的苹果主题公园里,一望无际的苹果树枝头已经挂满果实。5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深入运城市就农村改革、乡村产业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调研指导。其间,他专门来到苹果主题公园,详细了解苹果套袋效果、技术服务收益等情况,并亲自为苹果套袋。他强调要发挥合作社优势,提升专业化服务,带动苹果业品牌化发展。

  “万荣苹果主题公园规划总投资9500万元,占地2万亩,毗邻县城,覆盖贾村乡、高村乡2乡3村,涉及2250户果农,是我省唯一的以苹果为主题的公园。具备此功能和规模的,全国不超过2家。”贾村乡干部姚松佑全程参与了主题公园的建设,对各种数据清清楚楚。

  苹果主题公园,只是万荣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一个缩影。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万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富含有机质,有生产水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最适宜栽培水果的生态区之一。该县耕地面积102万亩,果树种植面积占到一半,其中苹果35万亩,桃、梨、杏、枣、葡萄、樱桃等15万亩。2016年开始,万荣县立足既有的产业集群,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着力改造老果园,改换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延伸产业链,大力建设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苹果主题公园,万荣苹果电商协会会长贾秋丽(右)向记者介绍果树认养情况


万荣苹果 18道工序

“以苹果为主的水果种植是万荣一直以来农业的主导产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树结构的调整,种植管理技术的改善,产业链的延伸又成为了新的课题。”万荣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鹏凯说,正是基于通过新引擎带动引领,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考虑,万荣县以209国道万荣段为产业带动轴,将水果集中连片生产区划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县大力推广“大间伐、双套袋,强拉枝、高光效,有机肥、生物药”等果业技术,着力加强土肥水、疏花保果、“膜+纸”双套袋、病虫害防治、果实成熟期精细化管理和采后分级、贮藏等配套技术。

   为此,万荣结合种植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总结出苹果生产的18道工序,并在全县推广实施。

      “看,这个外面是一个纸袋,它的作用是在苹果长肉的阶段形成暗室效应,让果皮薄脆,果肉细密紧致,吃起来脆甜爽口。”苹果主题公园内的一处示范园里,65岁的果农冯秀珍指着枝头套袋的一颗苹果说,“这个纸袋里还有一层塑料的膜袋,作用是防止果裂,避免农药污染,减少病虫害。”

       冯秀珍告诉记者,到国庆节前,根据天气温度和湿度,纸袋会陆续脱掉,以促进苹果见光着色。“这样苹果才能既好吃,又好看。”“但里边的塑料膜袋一直要持续到销售时,否则苹果的水分和口感就会受到影响。”张李冯村村委会主任贾应泽补充道。

       套袋和脱袋仅仅是万荣苹果生产18道工序中的两个环节,从每年3月份开始,苹果的生产要先后经历清园、拉枝、除萌、疏花、授粉、正型、定果、补钙、套袋、加磷、保叶、提钾、施肥、脱袋、铺反光膜、喷水增色、分级和冬季修剪等工序。

   “这些工序一个都不能省略,有些环节不到位,不仅当年的果子长不大,而且还会影响到第二年果树的花芽。”贾村乡乡长李勃称。

    其实,在全县推广实施苹果生产18道工序的同时,万荣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果园,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应用新种植模式等进行试验示范,创建了20万亩的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5000亩的精品苹果示范园区和两万余亩的有机苹果转换认证果园,还发布了国内首个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目前万荣水果已出口到5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出口3.8万吨,创汇4632.82万元。在苹果主题公园,微喷滴灌、太阳能杀虫灯、新品种试验园、园区管理房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智慧果园远程监测系统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开拓渠道 循环发展

  苹果公园为万荣县苹果的销售渠道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这种“产加销”“农文旅”吸引了大量的果商和游客,也成为该县水果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模式。

  紧邻运稷一级路的汉薛镇桃果主题公园,以南景村4000亩桃资源为依托,园区内设置了**儿童休闲步道、秋千、跷跷板、磨盘、轮胎造型、竹椅,栽植了刚竹、翠竹、北海道红杨,基本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今年4月,桃果主题公园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古中国,大运城”百花节。“7天时间里,前来赏花踏春的游客突破30万人,经济效益可观。”南景村村委会主任王兵告诉记者。立足11家恒温果库、气调库,6家桃果交易市场,桃果主题公园搭建起广东、东皖、南宁等一二三线城市销售渠道,实现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苹果采摘、果树认领、农耕体验等有趣的农园体验项目,让游客们感到很新鲜。在苹果主题公园认养果树,收获专属于自己的苹果,万荣苹果电商协会会长贾秋丽的创新做法受到广泛关注。

  在耘果时代果树认领基地,每棵果树上都挂着二维码,游客只需扫一扫,就可以认养。果树成长期间,认领人能随时来为果树浇水施肥,体验农耕快乐。领养人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果树的成长情况。成熟时,每棵被认领的果树能收获不少于50公斤的苹果。

  “北京、太原、西安都有来认养的。大家都反映万荣的苹果个儿大,又甜又脆!”贾秋丽说,“今年的认养活动从6月1日开始,北京有一位程大姐早就预定上啦!”以前程大姐和朋友认领了30多棵果树,苹果成熟后,果农们专程送了一趟,大家收到苹果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果树还可以根据领养人需要和喜好进行私人定制,经过果农贴字处理,果子成熟时身上有各种祝福文字或图案,可以作为亲情果、爱情果。“喜果”就是身上长着“囍”字的苹果,通过公园“互联网+消费”的模式,现在已经推向了全国,成为婚宴上的新时尚。

  “现在喜果的售价是20元一个,身价比过去涨了十倍,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有,还有生日果、企业果等,都收到很多订单。”贾秋丽说。

        在解店镇北薛朝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在60个新建的出菇棚内,立体菌架上一排排的菌棒正在度过出菇前的越夏阶段。“这些菌棒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每年修剪苹果树后废弃的树枝。”负责人淮俊勇一边介绍香菇的生长环节一边说,用苹果树的枝条作为原材料加工菌棒,可以让万荣香菇种植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又能保证品质。

       “香菇采收后,我们所有的菌棒会混合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再返回果园。”万荣蔬菜发展中心主任谢建鹏说,“这样废物再利用,围绕果业发展形成了‘苹果树枝—菌菇生产—菌渣—有机肥料生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大促进了整个园区发展的绿色生态化。”

三产融合 效益叠加

      “万荣县是一个天然的水果主题公园。但前几年,水果遭遇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万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尉艳梅说,“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围之路一方面要靠品种和技术上的改进,另一方面则要走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

  在促进三产的融合上,万荣县确立了通过打造产业园,建设“优质果业县”、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总体目标,目前已引进北京汇源集团、华荣果业有限公司、中鲁果汁公司等涉果龙头企业及果品贮藏企业120余家,果汁加工转化能力年超过35万吨,初步形成了产、贮、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各环节有序衔接、综合效益深度释放。

      在发展加工业的同时,产业园一方面在农旅结合上进行大胆实践,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进行多方位探索。

  作为国家发改委首批确定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之一,万荣苹果主题公园的确“不一般”:以前果园一般不愿意让外人进入,开花怕伤花,挂果怕丢果。但苹果主题公园一开放,游客蜂拥而至,晚上跳跳舞、散散步,热闹程度超过了白天。张李冯村委会还在公园统一规划设立小吃摊位。公园每晚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原来一到晚上就漆黑寂静的小村庄彻底变了个模样。村民贾俊峰说,人流大,经营果园的果农们、小摊主们也是喜上眉梢。

        在王通、王绩、王勃“三王”故里的通化,占地1500亩的小水果主题公园种植有樱桃、杏、草莓、桑葚等十多种小水果,园区以文化为魂,倡导“亲近自然,乐享农耕”理念,集农耕种植、水果采摘、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设施农业区、水果种植区、田园采摘区、农耕体验区、观光文化农旅区各具特色。“借着前段时间的‘樱桃争霸赛’,我们家的樱桃卖了个好价钱”。樱桃种植户杨梅红掩不住兴奋。

      而在华荣果业有限公司,正在以出口为导向带动精品高端果业发展。用总经理黄新立的话说,“虽然近年来全国苹果产量增加,总体市场趋于饱和,但优质、有机、绿色的中高端果品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苹果产业的做大做强必须有中间环节对接消费终端,通过制定高标准带动苹果生产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销售的议价权,让农民的收益得到保障。”

       同时,万荣县正着手让全县的果库提档升级,变简单的存储为有加工和品牌营销能力的果企,带动果品质量提高,促进优质果更好地销出去。


山西农民报记者 林晓方 通讯员 贾蓉娜

万荣县电子商务协会转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