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街道 首页
激发党建倍增效应 建设秀美和谐礼芳
    近年来,蛟潭镇礼芳村党支部立足村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明确提出了“村庄更美,环境更优,产业出亮点,群众得实惠”的奋斗目标,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实行“党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党建+新农村建设”,“党建+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带动、党员带头示范、挂点单位帮扶等有效措施,夯实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壮大了党员能人队伍,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2015年被评为“五星”党支部和“全市党建示范点”。
    夯实基层组织
    发挥党组织模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群众中是否有权威,是否能凝心聚力促发展。为了夯实基层党组织,礼芳村党支部从自身建设入手,选入了村里公认的“精兵强将”,新班子敢想敢干、一心为民的扎实作风给村党支部带来了新的生机。从完善一系列制度,到改善村组织落后办公条件,村党支部“内外兼修”,一鼓鼓新风迎面扑来。
    原来的村两委办公场所破败不堪,不仅影响了自身形象,还直接导致村组织办公难、党员活动难、群众议事难的“三难”问题。经镇党委和村党支部齐心努力,村里多方筹措了26万元,对原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建成了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群众说事室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并配备了3台电脑、电视机等远程教育设备,开通了宽带网络。村党支部还大练“内功”,完善了各项日常学习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方便群众办事,村党支部在村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星期一至星期五实行坐班制,并公布值班电话,实行一站式为民服务,每月村便民服务事项60余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设立了群众说事室,群众的邻里纠纷、生产生活中的难题、经济发展上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到群众说事室来说,平均每月解决群众诉求7件。心系困难群众,积极协助民政部门对礼芳村低保户41户52人,五保户4户4人进行救助。
    通过开展创建党建示范点活动,礼芳村提升了党员干部争当先锋、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党支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村里也一改以往落后的面貌,各项评比都走在了全镇各村的前列。
    释放党建活力
    新农村建设点亮昔日光彩
    礼芳村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村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推广“党建+新农村建设”。
    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由村里有威望、协调能力强的老党员任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协调新农村建设征地36亩,拆迁8幢(间),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思路,完成村组绿化6亩,对村前3公里长得河床进行了治理,并新建了拦水坝,维修改造田间道路1.8公里,对礼芳村内老街及古建筑进行了修缮,新建了占地2400平米的休闲广场,硬化村内主干道1.7公里,实施徽派建筑改造28幢。每年村里都要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结合植树节、五一、七一、十一、春节等组织党员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植树、清扫垃圾、清理沟渠活动。新农村建设大大的改变了村容村貌,新修缮的老街及古建筑成为游客观赏休闲的好去处。
    激发党建效应
    实现党建与经济建设双赢    
    基层党建的夯实就像打开了一台增效器,通过村级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产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等富民渠道让这个原本闭塞的小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积极为全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累积培养党员群众200多人(次),并结合村情,扎实开展了“党员评议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党建+农业产业化”, 党员李荣军带领15名党员、130户农户创办的800亩油菜种植基地,每户将获利2000元;党员李接兴带领5名党员创办的100亩莲子种植基地,基地将获利11万元,群众土地出租每亩可得400元;李启良创办“联农生态种植合作社”种植有机稻50亩,种植的有机大米。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