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林村 首页
“乡村振兴大家谈”:打造农企加工航母 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打造农企加工航母 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周泰宇


编者按:

为争创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洪湖市于2018年8月初在全市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主要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河湖治理、文化振兴、能人回乡等内容开展竞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广大乡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遵循?有哪些教训需要反思?下一步的乡村振兴之路该如何走?为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与认识,助推洪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目标,从今日开始,洪湖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本报联合开设“乡村振兴大家谈”栏目,旨在集思广益,为洪湖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敬请关注。

农产品加工业是撬动农业产业振兴的杠杆。作为荆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县推进的试点示范县市,洪湖市突出农企加工业优先发展,大力招商引资,打造农企加工百亿“航母”,争创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优先摆位,引导农企进入“快车道”


一是体制导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双重管理”,市工业领导小组负责农产品加工业宏观指导,成立市服务农企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服务和协调。实行农企秘书服务制,由市四大家领导及部门,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一对一”“一企一策”包保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问题。2017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4家,完成产值224.39亿元,居全省县级排名第7位,预计今年可达目标值243亿元。

二是规划导航。制定《洪湖市2017-2020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洪湖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四水”产业优势板块,确立各区域农产品加工业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统一布局、重点开发、集中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形成了以洪湖经济开发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为轴心,以春露、闽洪、德炎、新宏业、华贵为龙头的优质稻米、小龙虾、淡水鱼、水生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区。

三是政策导向。坚持算大帐,敢于给政策,开出丰厚“惠企大礼包”,市委市政府近两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重点在续贷担保、企业上市、科技创新、企业入规、企业创牌、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引进农产品加工央企“中冷批”1家、上市公司安井、楚昌、东方园林等3家;吸引市民下乡987人,能人回乡494人,创办企业59个,引进“三乡”工程项目26个,投资总额3.177亿元,带动农民就业6245人。


招鸾引凤,联通生产加工“一条龙”


一是联通“洼地”。水产业是洪湖市优势产业,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86万亩,产量39.4万吨,居全国县市第一,产值83.4亿元。市里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水产业二次创业且有突出贡献的镇、村和市场主体予以奖励,争取到2020年水产品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招商引资落户洪湖的闽洪集团,上联基地,下联市场,集团旗下涵盖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交易市场,产品涵盖“洪湖清水”大闸蟹、小龙虾等洪湖特色农产品。现有22个养殖分会、5个专业合作社、20个水产品交易区,300多个经营门店,水产活鲜物流配送用卡车25台,销售总量达5.6万吨,带动和辐射水产养殖农户10万余户。

二是开放“高地”。洪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洪湖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67万亩,发展再生稻面积30万亩。拥有32家合作社春露再生稻米联合社,流转耕地面积9.75万亩,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加工设施,是全省最大的集再生稻种植、示范、推广、加工、销售、观光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经济综合体,被命名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荆州市现代科技示范园”。

三是投资“热地”。科学谋划洪湖经济开发区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功能区布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平台建设、项目服务,推动传统农副产品加工业向健康、绿色、环保型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业转型。该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现有农副水产食品类企业19家,拥有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形成了以德炎水产为龙头的名特优水产品外向加工、新宏业水产食品为龙头的小龙虾、“四大家鱼”精深加工,以汇裕食品、得记食品为龙头的水禽、畜禽加工,以华贵、晨光、井力为龙头的水生蔬菜加工,以洪湖浪、春露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产业体群。全行业资产总额40亿元,从业人员5000人,农副水产品加工生产能力40余万吨,工业总产值113亿元,销售收入23亿元。


整合共享,打造百亿航母“成绩单”


坚持市场主体化运作,充分发挥知名企业实体在本地企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探索适合本地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整合模式,不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一是“抱团”发展模式。洪湖“春露”再生稻米联合社与湖北省龙头企业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姻,实现再生稻产业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农企结合、强强联合的新路子。目前,春露联合社注册有“洪湖春露”和“洪湖莲荷香”两个商标,拥有1个“洪湖再生稻米”地理标志和4个绿色食品标志。主要产品“洪湖春露再生稻米”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已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和港澳地区畅销。2017年,实现产值过亿元,利润300万元。

二是扩充共享模式。上市公司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初以7980万元收购洪湖市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19%股份,组建新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老宏业拥有鱼糜自动生成线3条、淡水小龙虾系列产品生产线30多条、国内最先进的淡水鱼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线1条,冷库储存量3万吨,小龙虾年加工能力3万吨,鱼糜加工能力2万吨,年处理水产加工废弃物6万吨。2017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8.2亿多元。安井入股新宏业后,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打造的小龙虾产业品牌“洪湖诱惑”已进入小龙虾市场销售。

三是延长链条模式。3月28日,洪湖市政府、央企中农批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湖北闽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约“中农批冷链洪湖闽洪国际水产城”项目。“中农批冷链洪湖闽洪国际水产城”,将重点打造智能化多温层冷藏中心、安全食品智慧仓、一站式展示交易中心、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商务会展中心、电商双创中心等平台及配套服务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洪湖农业供给侧改革。

四是重组共赢模式。德炎水产以小龙虾产业为依托,搭建起一条覆盖小龙虾养殖、市场交易、加工出口、冷链物流、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2017年实现产值39.56亿元。今年3月29日,德炎水产与上市公司楚昌投资集团实行资产重组,着力打造小龙虾“1标准”(2018小龙虾工艺黄金标准)+“1模式”(小龙虾餐饮供应链新模式)双引擎驱动模式,为创新小龙虾加工产业树立了标杆。

五是科研合作模式。华贵食品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转化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即时藕带加工关键技术”科研成果,引进现代化先进加工设备,使洪湖泡藕带在全国蔬菜加工行业率先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主要产品“洪湖藕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泡藕带销售收入61485万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5000万元。(作者单位:洪湖市振兴办)

转发自洪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