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缘社区 首页
湾区时代来临,看农产品主产区如何发力

背景链接: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湾区人口达6600万,2017年GDP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湾区GDP总量规模超过了俄罗斯,在世界国家排行中名列11位,与韩国持平,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完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要当粤港澳的“后菜园”


农民日报记者 付伟 郑可欢 文/图


进入9月份,田间地头到处是收获的景象。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源自然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又一批黄金百香果挂满枝头,已进入今年第二个采收季节了。“到国庆假期的时候,会有许多游客来采摘,这百香果每斤可以卖到25元。”基地管理员黄寿辉说。自从去年开园以来,源自然果蔬基地就成为了周边市民假日休闲的一大去处,百香果、葡萄采摘园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除了本地市民之外,还有珠三角的游客也过来,去年节假日高峰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可以达到2~3万元。”黄寿辉介绍说。源自然果蔬种植基地和外地的联系,不仅仅是水果采摘,每天从基地400多亩菜地里割下的韭菜,也被一茬茬地运往广州,通过当地贸易公司销售到香港。

↑图为百香果基地


在怀集,还有许多像源自然果蔬种植合作社一样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生千丝万缕联系的种养基地和涉农企业。近年来,怀集县依托生态环境优越、土地开发利用空间广阔、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产业、现代综合物流产业,推进三产融合,逐步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后花园”“后菜园”。


农产品主产区打造大湾区“后菜园”


冷坑镇双甘蔬菜基地是怀集县第一个规模性蔬菜基地以及供港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节瓜、苦瓜、菜心、荠菜等。从这里出发供往香港的蔬菜年均可达一万吨。“从基地摘下来的蔬菜,经过分拣、预冷、包装后由物流配送车统一运输,第二天便可到香港人民的餐桌。”基地负责人袁玉均介绍。实际上,基地所属的广东省全农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更靠近港澳的东莞企业,为何会选择在两百公里开外的怀集种植蔬菜呢?袁玉均告诉记者,相较珠三角地区,怀集的地租以及劳动力成本都比较少,更重要的是,怀集气候适宜,无污染,并且以往当地农民没有大规模种蔬菜的传统,因此病虫害较少。


“相比惠州等传统农产品供港地区,怀集地处山区,水资源及土壤污染少,气候适宜,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少,是现在大湾区生产优质农副产品的农业大县。”怀集县农业局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欧洁珍向记者解释怀集县成为新晋大湾区“后菜园”的原因。


据介绍,目前怀集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绿色食品”标志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广东省名牌产品”6个,“广东省菜篮子基地”10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库”农产品14个,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定位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多年的农业品牌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为成为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怀集还发挥传统的南药种植优势,努力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产业中分得一杯羹。一方面,通过与康美药业、澳门世卫传统医药合作中心及大湾区中成药产业龙头企业合作,优选若干种适合怀集土壤气温环境的中药材、药用动物品种,以“产业基金+基地+专业农户”形式,鼓励农户多利用租金便宜的林下土地,推广“林下种药”模式,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企业重要的南药供应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市场”的模式以南药种植、初加工和中成药交易流通、区域医药配送为切入口,不断培育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南药材晾晒、烘干、分拣、分切、包装,在为大湾区中成药产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南药材种养殖基地品牌,打造大湾区中成药产业链前端配套产业。


“中央厨房”模式吸引农产品互联互通


其实,怀集能够成为大湾区食品及南药供应基地,除了原有的产业优势以及自然气候条件以外,最重要的条件莫过于优越的地理区位。翻开怀集的交通导图不难看出,怀集县地处粤、桂、湘三省(区)接合部,二广高速、汕昆高速和贵广高铁在此交汇,一个综合**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得益于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怀集正在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大湾区与大西南、东盟地区沟通的重要通道与最佳物流中转枢纽布局点。

为了充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规划,2016年,怀集县启动了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该中心主要针对珠三角、港澳地区7000多万人口核心市场对绿色、安全食品的巨大需求,打造为内陆地区农副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散中转枢纽。中心将运用“中央厨房”模式**当地、粤西北、西南乃至东盟优质农副产品,经收储、筛选、加工、检测检验、包装后冷链配送至大湾区市场。

互联网也为当地农副产品与外界的连通提供了新的渠道。2016年,具有怀集特色的绿色农副产品电商平台——怀集商城正式运营,平台引导和协助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将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走出怀集,形成“前店(粤港澳大湾区)后厂(怀集)”的电商销售平台,同时开设“怀集商城”线下体验店,集中展示怀集特色农副产品。“怀集商城”为本地农副产品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提供了契机,也为怀集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


三产融合促农多渠道增收


临近中秋节,在广东峰之雪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百香果系列饮料的节庆礼盒包装。“假期前是最忙的时候,一天可以产出近30吨果汁,合计5000多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广辉说道。2017年,由于看中怀集打造大湾区食品加工基地的政策利好,峰之雪公司落户于此。“想不到‘怀集速度’竟然这么快,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李广辉表示道。


企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数以百计的农户生计有了指望。峰之雪公司采用“企业+基地”的合作模式,在合作的早期为农户提供无息贷款以及技术支持,很快便在怀集带动了一千多亩的百香果种植面积。“我们保底回收,确保农户百香果种植亩收入达3000~5000元。”李广辉对记者计算道。


在怀集,产业链的延伸以及融合发展,既是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主动作为,也是激活乡村资源,带动农户增收的有效途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发展区,近年来怀集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规划将全县19个乡镇的休闲农业串连成线,随之而来的是乡村生态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农民的多渠道增收。


位于闸岗镇的华辰玫瑰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山坡上培土施工,已经栽种起来的可食用玫瑰花娇艳欲滴,点缀着片片山头。据介绍,这个规模三千多亩的种植基地是怀集目前重点打造的玫瑰产业一体化项目的前期工程,而整个项目则囊括了玫瑰及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功能性健康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休闲度假等

一体化产业。


一体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带来的直观效应就是地租的上涨。据了解,玫瑰种植园的地租一亩800元以上,比周边地区高了20%~30%。除此之外,部分流转土地的农民在玫瑰园里每月也能取得250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等项目运作成熟,第二期还准备与合作社及农户合作,新增一万亩的玫瑰种植基地,到时候将有更多的农户通过项目受益。”基地负责人表示。



湖南新田县:打造6亿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蔬菜产值

何登武 顾逆凌 吴桐英


日前,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东升农场的包装车间,蔬菜、水果正在工人熟练的动作下,一箱一箱被贴上标签,下午5点钟左右发出,经过7个小时的运输后,将抵达香港,第二天早上就能通过香港各大超市,呈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和果盘上。


新田县东升农场总经理刘道忠告诉笔者:“目前农场产品在广东、香港稳稳地占据了高端市场,价位基本稳定在20至40元每斤,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心以26元/包(320g)畅销香港市场,农场农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了近1亿元。”


这仅仅是新田县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像泓昌富硒食品、绿锶缘农业、凤神油茶、温氏集团、恒丰米业、五月豆香、豆家旺等等,它们都有着各自精彩的故事。


“新田县自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来,这块金字招牌就被新田人民紧紧地攥在了手中,不仅得到了市场的持续性认可,而且历次示范区年检都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赞誉。”


新田县委书记唐军介绍新田农产品品控经验时说:“我们的农产品品质始终不褪色的背后,有‘南有新田、奋勇争先’的精神在指引着新田人民务实求优,更有农产品全链监管体系在充当农产品品质控制的坚固防火墙。”


近年来,新田县依托富硒品牌,以农产品品质为“敲门砖”,为脱贫致富的梦想洒上了“绿色”的笔墨,将农产品销售触角延伸到了粤港澳、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等地,蔬菜、水果漂洋过海,撩动着东南沿海甚至海外人民的舌尖。


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新田县从着力构筑农产品质量“检测关”入手,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建好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总站的基础上,还规范建立了12个乡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


新田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站长何日红告诉笔者:“新田县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都满足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地点等的保障条件,做到了监管制度完善,检测人员培训上岗,确保了监管有用、监管实用。”


同时,新田县在永得利等农产品主要中转场所建立了9个农残速检室,形成了县、乡、中转中心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体系。


据了解,新田县蔬菜常年播种面积达18万亩,总产26万吨,总产值近6亿元。这些产值如何转化为销售额,进而转化为推动新田农业、经济大跨步、大发展的动力,是一个需要求解的问题。


新田县农委主任章尚辉介绍说:“我们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


目前,新田县已完成蔬菜产地“三品”认定面积7万余亩,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到80%,22个蔬菜品种获“三品”认证,陶岭三味辣椒、新田大豆“一标”认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了“三品一标”这个国家认定的公共品牌的品牌效应,新田县的农产品畅销粤港澳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截至目前,该县已开辟粤、港、澳等外地蔬菜直销市场26处,拥有蔬菜运输专用车50辆,800多人常年从事蔬菜运销,新田县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来源:15号圆桌

编辑:Small 榕

            厦门福弘云科技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