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椿村 首页
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

故乡那座山,老家那个园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一行回故乡为花山岭公园剪彩



文/ 谭谈

早先,公路只能通到山那边。每次从外面回家,汽车只能坐到山那边一个叫大塘的地方下车。然后,沿着那条挂山而上的石板山径拾级而上,拐一个弯,又一个弯;上一个坡,又一个坡……

不知出过多少身热汗之后,山顶上一座古亭,就立在面前了。那穿亭而过、迎面而来的清风,把我这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接进了亭。饮下守亭大娘免费提供的一杯凉茶,一种家的温馨就弥漫在全身……

于是又下山了。下了一个石坡,又一个石坡,面前,就看见一个盖着黑色瓦片的屋顶,那就是自己的家。那年那月,自己就是从这里拱到这个世界里来的。

那时候,我心里总纳闷:这山上,满山遍地全是石头,树长不高,花开不多,水流不远,我们的先祖,为什么要为它取一个如此美丽动听的名字“花山岭”呢?也许,这里寄托着先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小时候,我经常在这儿的山上山下跑。春天,上山捡雷公屎(地皮菇)做菜;夏日,上山摘桐子树叶,回家包麦子粑粑;冬季,则到山上割茅草,给家里烧火做饭……这山间的每一块石板,都印下过我的脚印。

那时候,心里时不时在想:什么时候,如果这山上真的有花常开不败,又几多的好呀!近些日子,一群花山岭上人,突发奇想,要把这山好好打扮一番,在这里建一个农民公园。他们说干就干,把一个个或蹲或卧的石邦子,开发出来,打扮起来。平日里那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平平常常的石邦邦,突然间升华了,亮堂了。有些,如天狗咬月;有些,如卧佛赏山;有些,似蛟龙入海;有些,像山鹰展翅;有些……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顿时变得妙不可言了。这,不就是千年不败的奇石之花?

躲在山间里的溶洞,也被这群有志者寻了出来,洞中那一个个令人心动的钟乳石,也推到了世人面前。

山的西南坡,前年建起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整坡整坡的山,规规整整地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它们面向蓝天,收集散落在宇宙间的光能,把它变成电流,来造福人类……无疑,这也是我们花山岭上的花,现代科技之花,文明生活之花!

如今,花山岭岭上岭下那衣食无忧、富裕了的农人们,追求生活的品质,早早晚晚,沿着修整一新的登山之路,走进自己的公园,健壮体魄,愉悦心身……

千百年来,无花可赏的花山岭啊,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你已华丽转身了!那么,接我来到人世间的、山脚下的那个家园呢,又是一番什么模样了呢?

伟大的时代,织密了乡间公路的网络。上世纪八十年代,公路修到山这边了。公路进山了,颠覆了山里人的生活。我那老屋的人们,追求生活的便利,纷纷搬出老屋,到老屋对面新修的公路边盖起了红砖新屋。

一年一年,那栋老屋,就成了一片废墟。 而老屋,对于我,它永远在心里,它是我心中一栋不倒的精神之屋!

老屋建于何年已无从查考,听老辈人讲,它是我的高祖领着他的六个儿子,在一座荒山上建起来的。从屋的北头到屋的南头,十几个厅屋,两百多间房子,足有半里多路长。从北头到南头,全由屋廊连接,下雨天不踩湿脚。 屋场有南北两个槽门。南槽门上,悬挂着一块雕刻有“进士”两个大字的木匾。这是我们的先人里曾经出过一个进士、还是先祖们为了装门面而私自制作?不得而知。

屋前屋后,用开采屋场采出的石块,垒了一堵高约两米、宽约半米的围墙。屋内,还有一个不小的池塘。下雨天,屋后山上的雨水,流入池塘,再从池塘流入屋前的田垅。因常年四季有新水注入,这池塘里的水清亮而洁净。四周的塘磡,用方方正正的石头砌得规规整整。

一个洗衣码头旁,立着一块巨形石墩,那是供屋内的女人们到塘里洗衣时揉搓用的。经年累月,石墩表面被打磨得如明镜般光滑。每逢节假日,一群群伢妹子们,从一家一家屋里蹿了出来,来到屋前的坪地里,来到一个个厅屋内嬉闹玩耍。那甜美的笑声,至今还温暖在心……

老屋里曾先后接来了八代人,他们中或求学,或从军,或经商……走南闯北。有些,已定居于繁华都市;有些,已落户在异域他乡。但不管他们走到哪里,这老屋,都深深地藏在他们的心里。

这幢屋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家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年来,许多城里都建有老干活动中心,那是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爱。

这,引起了这老屋一个在省城工作的子孙的联想:自己的村里,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更值得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也应该有一个休闲、阅读、健身、娱乐的场所啊!于是,他和一群老屋的子孙,聚在一起合计后,一个美丽的设想产生了:在这老屋的废墟上建一个村里的老农活动中心。中心里,有供老人们阅读的晚晴书屋,有供孩子们学习的小天使阅览室,有健身广场,有棋牌娱乐室。

想到就做。他首先在微信里向文友们发出呼吁,一下子,南南北北的作家朋友,就捐寄来了六千多册精美的图书。接着,他又带头捐资、筹资百余万元,用于活动中心的建设。如今,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老屋子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美丽的梦想,正在落地,正在变为现实……

老屋新生了,在新时代用新的生命为后人服务了!于是,它被人们取名为:还童园。

花山岭,我故乡的山。还童园,我老家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