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社区 首页
创建“食安工程” 让餐桌更安全

松柏农贸市场内,执法人员介绍智能溯源秤使用方法。

数 据

2018年1月至8月,共抽检食品7032批次,总体合格率98.5%,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完成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食用农产品1462批,合格率达97.4%;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6.7%,同比2016年提升了约14个百分点。

晨报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刘伟程 杨铃

建立追溯监管系统、严抓小作坊治理、推动“明厨亮灶”建设……厦门市“食安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市综治办打造平安建设“五安”工程,把事关市民餐桌安全的食安工程列入其中。今年以来,厦门市食安办着力解决影响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的突出问题,将行业治乱与健全体系,破解难题与创新机制,夯实基层与提升能力相结合,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树立典范推动小作坊提升

自2015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厦门市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作为创建工作重点,鼓励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按照标准提升改造,取得核准证,规范化生产。

为此,禾山市场监督管理所以湖里区侯小哥包子加工厂为试点,开展小作坊示范点创建工作。看到升级后的侯小哥包子加工厂产品质量提升,销售量不断上涨,“义发和饼家”枋湖店店长十分羡慕,积极配合执法人员进行小作坊升级改造。

翔安的小作坊在创建示范点过程中,还成立了厦门首个豆制品小作坊联盟,把传统地方特色食品以集中加工的形式,实现原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检测、品牌统一经营,拓宽经营渠道,提升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

目前,各区已创建小作坊示范点30家,2018年将建成小作坊示范点45家。此外,为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覆盖不到位问题,各区共为全市490个村居配备了620名专职协管员,实现全市网格化监管全覆盖。

一张网覆盖食品来源去向

近来,市民陈女士在松柏农贸市场买菜时,发现购物小票上多了一个二维码。

原来,二维码的背后是一张信息网,把控着菜品溯源流通环节。今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整合“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和“厦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推进“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构建追溯体系,一方面要做好源头赋码。据了解,2017年,市财政安排33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另一方面,是记录食品去向。去年年底,中埔市场、松柏市场、宁宝市场改造完成,成为一期“智慧市场”试点,通过配备智能追溯秤,实现入市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管理。

“明厨亮灶”提升餐饮质量

文化艺术中心餐饮一条街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这里的餐饮店都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在这里,消费者也成了监督者。

这仅是“明厨亮灶”工程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厦门市持证餐饮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超过60%。不少餐饮服务单位还积极推行“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4D管理模式。

“主动公开餐饮后厨管理等情况,构建餐饮环节政府严格监管、企业自律经营、社会参与共治格局,才能更好地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厦门市食安办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来源:海西晨报

编辑:铮铮



                                 厦门福弘云科技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