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镇 首页
家住亳州三改门楼在我家

我家住亳州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后,走出校门,从此成为一名回乡青年。那时,农村刚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我家分到7亩责任田。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对当时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制带来的好处,虽然说不上什么道理,但他从内心里感觉到,从此,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摆脱贫困不再是梦。有了党的好政策,父亲如鱼得水,先是一改过去“麦茬豆,豆茬麦”的土地种植老模式,当年我家种了3亩小麦、4亩花生。由于父亲相信科学,精心管理,小麦喜获丰收,亩产突破800斤大关;花生收入2000余元。同是一块地,承包到户两重天。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家能有那样的好收成,全家人做梦也不敢想呀。父亲看到了庄稼人的希望。第二年,春节刚过,父亲主持召开了家庭会,并意味深长地说,“政策这么好,咱要好好干,思想要解放,敢想要敢干。”于是,他把想买辆马车,改变肩挑人背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全家人的支持。第二天,父亲从集市上花了800元买了一匹枣红色大马,接着又投资1000元买了一辆马车。马车拉到家,父亲犯新愁,原来是家中这座又窄又小的门楼过不下了,全家人一合计,把小门楼拆除了,换了一座新门楼,并请木工专门加工了一合新门。落成那天,父亲买来鞭炮,请人专门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政策好、好政策,庄稼人有好奔头”;下联是“今日好、好安门,昔日小门换大门”。有了新马车,父亲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农忙季节,庄稼收获时,父亲赶着马车在田野里拉庄稼,运肥料,来去匆匆,节省了时间,减轻了人力。到了农闲,父亲赶着马车,换大米、卖青菜,跑买卖,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回顾那场景,至今难以忘怀。


接着,中央又专门下发一号文件,明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父亲从广播中听到后,高兴得逢人便说,庄稼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吃了这颗“定心丸”,父亲心中更加踏实,发家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他对全家人说,“咱家这辆马车跑路费工、费时,跟不上发展,要有长远打算,买一辆农机车,大干一场。”于是,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第二天,父亲带着8000多元,从县城买回一辆“时风”牌农用三轮车。

新车开回家那天,父亲又为难了。原来,大门又过不下了,父亲毫不犹豫,请人果断地把门楼推倒了。不到三天,新门楼拔地而起。时代改变人,当时,我真想不到,年近60的父亲又爱起了农机车,不会就学,在别人的指导下,父亲很快掌握了驾驶技术。昔日赶马车,今日开三轮,只见父亲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坐在车上,非常神气。

有了农机车,父亲如虎添翼,父亲开着它,贩小麦、跑药材,城里去,乡里来,早出晚归,生意十分兴隆。田里增产,副业增收,我家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从青年也走向中年,父亲也老了,退居二线。我们捧过父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小康路上不停步,全家老少各显其能,经商、办企业、从事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又富又强的日子快步向我家走来,家中不仅盖了楼房,城里还买了住房,购买了轿车,建造了车库,那座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门楼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颖别致古色古香的门楼,大门两旁鲜花争奇斗艳,人居环境更加优雅。

抚今追昔,我不禁感慨万千,从我家的马车、三轮车到今天的轿车,三次换车,三改门楼,这一系列的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征程中的见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