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街道 首页
网评 |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大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网评 |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大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马忠玉 求是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全面部署了我国网络与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两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同心聚力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发展成效非凡。


一、网信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两年来我国网信事业成就非凡,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100%的乡镇和93.5%的行政村通宽带。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374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3.2%。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7.79亿个,增长9.3%。已初步形成高性能计算和自主核心技术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格局,取得了以量子计算、高性能计算机、飞腾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两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发展,加快了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数字经济、分享经济以及信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释放增长潜能的新引擎。2017年数字经济规模高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比重达32.9%,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日益显著。


两年来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陆续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按照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部门、地方集中攻坚,已连通71个部门和32个地方,全国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初步形成。4月13日,习总书记视察海南省政务数据中心,对全省实现100%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给予了高度肯定。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两年来各级政府按照习总书记 “4·19”讲话精神,出台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网络安全法》等重要制度和文件,网络安全审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重要制度逐步建立,重拳出击治理网络环境,惩治网络信息欺诈,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秩序建设,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二、推进网络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且拥有建设网络强国的诸多优势。但是,当前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依然面临很多制约因素与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数据的部门化、碎片化问题以及网信军民融合“两张皮”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互联网大而不强,网络运行安全风险较大,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生态、资源、核等国家安全的多个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仍面临重大安全隐患和运行失控的安全风险,侵害公民合法权益、扰乱数字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仍十分猖獗,网络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为此,今年4月20日至21日党中央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再次发表重要讲话,为网络强国“强心固体”,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网信事业的统一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确保我国网信领域技术强、人才强、国际话语强的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习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三、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按照习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形成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首先,要明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改变我国“缺芯少核”的被动局面。


第二,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要明确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要抓住当前信息技术变革和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把握网信军民融合的工作机理和规律,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第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成效。


第六,进一步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面贯彻实施《网络安全法》,尽快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落实运营主体的防护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和平台建设,大力提高我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水平,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水平。


第七,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和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与非政府架构内的网络治理,共同形成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提升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水平。


第八,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绝对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