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测试 首页
国家工商总局专项整治互联网广告 已初步监测1000个App、公众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两次出现的数字“1000”让人眼前一亮,分别是:2018年要推进移动端互联网广告监测能力的建设,初步实现对1000个App和1000个公众号互联网广告的监测。

  不知大家平时看微信公号文章的时候,有没有领教过各种各样让人猝不及防的广告软文,美其名曰“神转折”。网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教程,教你怎样有趣不掉粉地做广告。新媒体花式广告数量庞大,价格也十分惊人。有媒体爆料,一些头部自媒体单条广告报价已经达到60万元左右。这其中有不少好的广告文案,但虚假、违规广告等乱象也不容忽视:打开各种App、公众号后满眼广告,体验差极了。

  对此,工商总局《通知》指出,将以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为重点,集中整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含有欺骗误导消费者内容、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利益的金融投资、招商等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当前,互联网广告形式日新月异,除了直接投放的硬广告,还有搜索广告、自媒体软文、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广告发布便捷、形式多样,违法广告也容易藏身其中。与传统媒体上打着明显标识、有着特定排版样式或播出形式的广告相比,有时一篇自媒体文章不阅读到最后一段,读者还不知道是在看广告。某些大V的广告推文轻松即可达到10万以上的阅读量,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发现、追踪和查处这些问题,违法虚假广告的危害也更大。

  此外,日前爆红的“直播答题”类手机APP也被视为具有广告嫌疑。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很多人认为直播答题是直播的一个风口,但很多都是品牌或者商家做的专场,答题过程中的内容都涉及到广告,但是整个答题的内容中没有出现广告标记的字样。按照《广告法》的相关规定,类似这样的情况必须明确标记为广告,在直播答题中却没有标记。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大号的粉丝量很高,发的一些商业信息实际上是广告但并没有标记,美其名曰信息流广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这些所谓的信息流广告往往是互联网广告违法的重灾区。

  2017年9月1日,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正式启用,实现对1000多家重点网站及百度、盘石、蘑菇街、贝贝网等4家广告联盟和电商平台广告数据的SDK监测。在采集的10.6亿条次广告信息中发现违法广告23万条次,互联网广告的违法率达1.98%,显著高于传统媒体广告。有关方面预计,2018年日常监测网站将拓展至2000家,动态监测网站将拓展到15万家。但与互联网实时产生的海量信息相比,这个数据相对偏小。朱巍表示,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互联网平台也要加强技术革新,自我进行虚假广告的“过滤”。

  朱巍指出,平台对新媒体广告完全实现事前监管很难,因为这些信息都是网民自发的,按照“避风港”规则,平台不能对网民发的东西做事先审核。但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一定的筛选,对大量发垃圾信息的账号进行限制。法律规定的再好,技术治理也必须跟上。

  此次工商总局下发的《通知》指出,将集中整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含有欺骗误导消费者内容、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利益的金融投资、招商等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朱巍认为,总局专项治理互联网广告非常有针对性,希望通过这次专项行动把我国已实施的《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到位。要建立长效机制,仅靠工商管理部门的努力不够,需要政府平台网民多方共治,才能把互联网广告管得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普通消费者面对防不胜防的新媒体虚假广告,如何进行甄别避免上当呢?朱巍指出,明显是广告信息但没有标记为广告,就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消费者看到信息内容购买了某个商品后,发现拿到的商品和购买时所宣传的完全不一致,可以根据相关情况向平台或工商管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