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你知道吗?
在《舌尖上的中国3》最后一集《合》中,
这个南京元素登场啦!
这一集以“辣”开头,片中提到:
四百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与辣椒相遇。昆曲《牡丹亭》这部清雅的戏剧是最早记录“辣椒”的典籍之一。难以想象的是,关于辣椒的最早描述不是味道,而是赏玩的花卉,种植在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里。
别看解说词没有直接讲到南京,但画面里全是南京人、南京景哦!
这些南京人、南京景
画面上,古老的庭院里,笛师伴奏,昆曲演员舞动起水袖。据戏曲界的专业人士确认,画面中的昆曲演员是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青年演员孙伊君,笛师是她的丈夫兼同事陈辉东。
截图中右边着白色衣的为孙伊君
记者联系了孙伊君,她说:“当时拍摄的时候是10月22日,那会儿已经很冷了,但还能穿短袖。在老门东的金陵戏坊和熙南里的甘家大院拍摄了一天。”
记者了解到,拍摄当天《舌尖3》摄制组先去金陵戏坊拍摄吃饭的场景,学习昆曲的场景是在甘家大院拍摄的。而画面中,跟着孙伊君学习昆曲的两位学生则是江苏省戏剧学校的昆曲科的学生——许久和汤加妮,他们也是江苏省昆剧院正在培养的第五代演员。
孙伊君提供的摄制时的照片
辣椒与汤显祖与南京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解说词中,我们得知,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最早记载“辣椒”的典籍之一。
明万历三年(1575年),26岁的汤显祖来到南京国子监游学,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几位举人之一。他由于拒绝权臣拉拢,四次春试不第,直至1583年才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35岁时他被派至留都南京,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正七品)、南京詹事府主簿、礼部祭祀司主事(正六品)等闲职。
汤显祖在南京前后任职7年多,除家乡江西临川外,南京是他67岁生命历程中连续居住最长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是汤显祖的“第二故乡”。
在南京为官的7年多,是汤显祖“致君尧舜上”的政治梦想走向破灭之始,也是另一个梦想——“临川四梦”的起航之时。“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显祖在南京留给中外戏剧史的不朽之作。
来源:江苏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