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群 首页
【网络强国新时代】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规划接连出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将进入深度融合时期。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群众在农业银行西藏分行排队体验“刷脸”取款业务。刘东君 摄 新华社发

进入新阶段

  经过60多年发展,人工智能如今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相对来说,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统计显示,2007年-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中国占近20%,仅次于美国;深度学习领域论文总量和引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此外,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科技部高新司司长秦勇表示:“我国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改变人们生活方面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人工智能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将其总结为3个方面。一是对生产工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设备后,设备将变得更智能,可以根据每个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二是帮助消费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代替一部分人力,影响相关行业及其就业,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业内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催生并促进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等,对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意义深远。


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正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统计显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量以及融资规模均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有27家。这些企业在改造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方面成绩显著。例如,部分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传统零售业升级。无人值守零售货架、无人便利店、无人零售盒子、无人超市、无人柜等业态发展风起云涌。家具制造企业推出智能制造品牌,建立起客户和工厂之间的直接对话体系,使工厂成为聚焦客户需求的“一站式”综合体验中心。

  在2017年年底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无人超市、智能互联汽车、虚拟现实康复设备等“黑科技”纷纷亮相,越来越多实体行业纷纷变得更加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获益。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表示,人工智能将从两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直接改变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产品,如手机、玩具、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人工智能改变各种行业,比如教育、医疗、公检法、安全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等。


打造新形态

  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了4方面重点任务,包括17类产品或领域。

  总结来看,今后3年,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将进入集成应用阶段;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等,将成为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重点;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将让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更完善。

  《行动计划》同时提出,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专家表示,要对实体经济生产端与消费端进行有效协同,从消费端倒逼生产端实现两者深度融合。这需要企业今后更加关注智能化发展模式研究,也需要行业研究者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建议,国家层面,应设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机构,鼓励各种商业模式创新,同时建立可实施、可落地、可操作的政策体系;研究层面,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相关层面,应推动实现数据共享,加快对数据研发利用,使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燃料”与“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