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敦街道 首页
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家长需要知道的4个秘密

0—6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戈尔曼强调,人们EQ的形成开始得极早,婴儿已经开始感受和学习,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建立我们已有的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6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

从小受到情商培养的孩子,成长中身心状态会更好,他们的学习和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会表现更好,身体也会更健康。

情绪有好有坏,对孩子来说,情绪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对错的。只要我们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孩子小时候无法正确认识这些感受,养成了发泄情绪的习惯,就会造成情商上难以弥补的缺失。成人后难以理解别人的情感,也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甚至有可能在面对重大挫折的时候情绪失控。

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1、让他们学会暂停自己的情绪

“冲动是魔鬼”,我们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当人在情绪而非理智操控的情况下,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会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情绪激烈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从潜意识做主掌控的“冲动反应”状态,进入到意识做主掌控的“理性回应”状态。只有在意识主宰的情况下,人才有办法去做新的选择,才能够有效地去解决情绪问题。

那么怎么才能从潜意识状态,就是情绪控制的状态进入到理智控制的状态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暂停,让自己先冷静,然后再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喜欢在生气的时候动手打人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预先设置只要举起手,在脑子里马上就会有声音大声喊“停”!

在宝宝小的时候,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这时候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先把宝宝从激动的情绪中“拔”出来,不让宝宝在情绪泥潭里哭闹打滚儿。在孩子冷静之后,再慢慢告诉他们哭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即使特别想要什么,也要学会等一等。

2、冷静之后,引导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大一点的孩子,当孩子的情绪波动暂停以后,父母就要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这就需要父母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认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

我们还要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

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导师,我们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教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让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

  2)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让孩子了解当遭遇某种情绪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从而识别情绪。比如,当人们害羞时,脸会变红;当人们愤怒时,会咬牙切齿;当人们沮丧时,会垂头丧气;当人们高兴时,会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视化材料来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通过绘本、视频、照片或图片等可视化材料,声情并茂地告诉孩子别人经历的不同感受。

在生活中,提前预防比临时管教要有效的多。平时,我们既可以利用真实场景,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比如,读一读故事书,让宝宝了解在幼儿园会遇到的情形,与宝宝聊聊,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感受,等等。

3、进入小社会,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不分对错的,都是人性的体现。任何人都会体会到快乐、痛苦、抑郁、嫉妒等令人愉悦和令人伤心的情绪。而父母却往往不希望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就会去压抑这些不良情绪。

情绪是可以面对的,不需要被压抑的,是可以被接纳的,疏导的。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延迟满足训练,是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一种好方法。实质上,就是通过等待,让孩子明白,从想要到得到,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依靠情绪就可以解决的。慢慢培养孩子对情绪的自控能力,也能够早一点从自我中心里走出来,理解别人的感受。

4、家长是最好的榜样,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

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对象,如果家里环境温馨平和,凡是都有商有量,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加随和,在情绪上不会大起大落;如果家里经常发生矛盾,吵吵闹闹,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认为情绪的发泄是一种常态。

同样当孩子犯错,惹大人生气的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也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相信每个家长都曾有被孩子气得想打人的经历,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会把这种恶劣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毕竟,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而非用惩罚来管制一时。用一句老话来说:你今天在孩子身上播种下的,明天就会从孩子身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