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城子街道 首页
多年的哥们闹翻了 只因朋友圈里“被屏了”

原来,你把对方当做多年的“朋友”,别人可能只把你当作需要选择性屏蔽的对象。

  昨天,铁西区一家私营企业的中层干部刘先生与同单位董事长助理张先生仅仅因为微信屏蔽的事儿,闹翻了。两人都表示:“以后各走各路,断交了。”

  微信圈里的“标签”除了帮我们将好友进行分类,同时在我们发表朋友圈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标签选择哪些人可见,以及哪些人不可见。这个可见不可见的功能,保护了隐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人际冲突。

  缘起:企业年会大聚会

  年终岁末,沈阳的一些企业开始组织企业年会。刘先生是铁西区一家私营企业的中层干部,他乐善好施,为人直爽。刘先生与同单位的张先生关系很好,两人交情莫逆。张先生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助理,为人谨慎,做事低调。两个性格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人,因为彼此真诚付出,成为了好朋友。

  这次企业年会规模比较大,不仅有自己企业的上百名员工,还邀请了一些关系单位的嘉宾。

  真相:原来被朋友屏蔽多年了

  年会开始是各种文艺表演,表演结束就进入了就餐阶段。刘先生与张先生在一个桌上就餐,就餐期间这个企业的嘉宾李先生过来给张先生敬酒。李先生与刘先生也相熟。于是,李先生就坐下来与他们深谈。

  李先生一见面就问张先生:“怎么样,海南之行挺开心吧,看你朋友圈里玩疯了?”张先生一听,愣了一下,含糊着应答。李先生借着酒劲,敞开了说:“我看你,人脉很广啊,某某和你在一起的照片能看出你们的关系不一般。”听到这儿,张先生脸红了,想打断李先生的话。但是李先生依旧侃侃而谈:“我看你们董事长很信任你,他到哪都带着你,你的微信朋友圈让我对你刮目相看。”李先生的一番话让刘先生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张先生的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很多是对刘先生屏蔽的。

  借着酒劲,刘先生对张先生说:“我对你赤诚相见,可是你对我却是‘分组可见’的。”两个人弄得都很不开心,此后两个人都表示:“以后各走各路,断交了。”

 调查:朋友圈“分组可见”功能,你怎么看?

  别人发朋友圈“撩”你时,你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只对你可见;别人感慨单身好寂寞时,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另一个分组秀了恩爱?你用过“分组可见”功能吗?对此你有何看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三种态度。

  “分组可见”功能便利好用。王先生说:“我用过分组可见功能,也很赞同这种做法。在哪个山头,唱哪支歌。比如工作的信息、照片会让同事组的人可见,家庭聚会照片会让亲人组可见等等,这样只让有限的朋友可见,筛选了信息,筛选了可见对象,也是对接收者的尊重,也避免很多误会和打扰。”

  使用该功能须谨慎。谢先生说:“分组可见功能虽然便利,但使用过多,就会弄巧成拙。如果有些事情是不想让他人知道的,也就没有必要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是非。”

  朋友圈重信任不需该功能。高女士说:“不知道有这个功能,就算知道也不会去用。信任在于心,不必借助什么超级功能去防范或窥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