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江镇 首页
遂川古桥、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

清定桥  又名水口凉桥,位于遂川县南部边缘的禾源镇小黄坑村黄溪河水口处,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县乡民为保风水而建,历8载告竣,为东西走向,该桥建在左狮、右象(形)两座石山之间,人称“左狮右象把水口”。条石结构,两拱式,桥全长32.4米、宽4.1米、高9.7米,原桥身两侧青砖平砌空十字眼墙,凉亭木梁架成,硬山瓦顶,两端竣拱门,门首硬山顶楼阁高3.4米,亭内四周木梁周传花鸟走兽,釉以彩漆,十分美观,过往人走累了就在亭内乘凉歇脚、故称“水口凉桥”。此桥有一定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该凉桥是遂川县仅存的一座古凉桥。据黄溪叶氏族谱记载,黄溪渡口原来架设的是木桥,每逢涨大水,桥被漂没,桥板布满溪流,不能过渡,行人常以为患。因木桥常修常毁,黄溪叶氏家族中各派房长商议决定,建立一座永久性的亭阁式石桥,并有3位贤哲挺身而出,挑起建桥重任。据1786年《黄溪清定桥记》载:“起甲辰,讫辛亥……时之久,以岁计者几於八;金之贵,以百计者过于七。”

清定桥,寓意为纯净才能坚定,坚定才能纯净。人们在桥上游览憩息时,可放眼桥亭之外四周秀美景色,该处百仞峭壁,直立不动,峭壁间冉冉升起色彩错综的雾气。溪的上流,两溪合浦,飞泻如瀑,然后似白绢飘飘而来。这坚定不移的山,飘然而走的水,用“清定”二字概括,既生动形象,又十分贴切。

该凉桥是黄溪八景之一,名日:溪桥月夜。古人题咏者不少,现录一首如下:

夏日游黄溪清定桥即景

着屐寻芳径,  石桥锁碧流。

莺声林外啭,  树影雨中收。

风过花争落,  云归山更幽。

翛然人世外,  俨若步瀛洲。

 

乐善桥  位于遂川县西40公里的大汾圩旁,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此桥通用麻石条平砌而成,桥长37米,宽4.4米,高8米,桥面两边砌有一米高的三合土拌卵石的护墙,护墙两端设有枪眼,桥为(三墩  去掉)三孔石拱桥,桥墩呈船形状,在中孔的拱圈上首中、横镶一块青石碑上刻有“乐善桥”三个苍劲有力楷书大字,此桥是连接大汾圩的重要通道。在1958年将它辟作公路桥梁,乐善桥的造型艺术和历史价值与乐善好施的人文意义相得益彰,都具备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1982年在其下首百米处新建一座水泥公路桥梁,从此该桥便较少车辆通行。

阳关滩桥  位于遂川县泉江镇四农村阳关组,县城西1.5公里右溪河口“天子地”脚下,南北走向,此处原为县西及郴、桂各地来遂川县城的重要通道,古为阳关渡。明崇祯八年(1635年)设置渡船,行人称便,后因过渡客人多,渡船经常应待不及,每遇洪水便成天堑。民国六年(1917年)冬,邑人陈桂芳等倡导募捐修建石拱桥,历时5载,于民国十年(1921年)夏告成。上部构造为五孔实腹式干砌石拱板,下部构造为干砌条石重力式船形墩台,全长86米,宽6米,高9米。1944年冬,日本侵略军入侵遂川县前夕,县政府和驻军把部分桥体破坏,抗战胜利后修复。建国后,人民政府几次整修加固,成为县城至上坑公路桥。(与阳关桥为同一座桥,二者合并)

云衢桥  即圳口老石桥,位于遂川县草林圩上游3里处,距遂井公路15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由黄礼艺、佑良、郭照吾等倡导募捐万元(银元)创建。全桥为五孔石拱桥,桥长77.4米,宽5.4米,高7.56米。全曲麻石条砌成,桥缝两边有约1米高夯土护栏。此桥为通往县西南各地和湖南、井冈山市道路要冲。1958年利用作公路桥。1968年在该桥上游兴建双曲拱桥后,用作人行桥,今犹存完好。

三眼桥  原名三朋桥,位于遂川县草林镇唐虞村。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黄溪叶虞栗,庵下李安候,唐虞村洪融三人捐资,清同治龙泉县志:“三朋桥在桃李村旧有木桥倾坏国乾隆十三年黄溪叶虞栗庵下李安侯唐栗村洪融三共捐资改建石桥因名。”后于原址改建成三孔石拱桥,易现名。历两百余年,完好无损。1958年利用作公路桥,1969年镶宽加固。

印埠桥  位于遂川县雩田镇任溪村印埠岭下,古名落马桥,始为木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刘嘉栩捐银1600两,改建为石桥,长66米,宽4米,高10米多,并捐租40担为守桥工资、伙食。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桥倾两墩,同治初年又倾两墩,乡里人均及时修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修筑南昌至赣州公路利用为公路桥。1970年镶宽加固为双车道桥,今犹存完好,是南北运输的重要枢纽。

景云桥  位于遂川县珠田乡达溪村水口,桥头山上有一庵,故俗称“庵桥”。此桥为单孔半圆条石拱桥,清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10月,村人王元谋倡捐修建,自捐银八十两。始建时桥中建有楼阁,后倒塌。1940年间进行维修,拆除楼阁残迹,改建成栏墙。该桥主体今完好,现为机耕道桥梁。

 

百岁桥  位于遂川县禾源镇三溪村水口,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全长14米,宽4.3米,高10米,为南北走向。该桥为单拱,麻石条结构,鹅卵石铺面,据县志载,此桥系村妇王善英(吴章武妻)年届百岁时捐资所建而得名,桥建成后,不但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而且也是禾源乡民通往赣州上犹县紫阳乡的必经桥梁。现仍完好,人来车往畅通无阻,有一定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遂川县交通志》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善英老人年届百岁,嘱其子孙,我承天恩,赐以长寿,年及百岁,尔等不必张扬庆祝,能于通衢大路,人们步履艰难之处创建桥梁,广济行人长久不朽,我愿足矣。其子孙谨遵慈命,雇工凿石,将三溪水口石墩木面桥改为条石拱桥。长4丈2尺,高3丈,宽1丈3尺,费时半年,于当年冬竣工。”

桐古桥  位于遂川县营盘圩乡桐古村石屋牛头坳,是连接湖南酃县水口至营盘圩古道的单拱石桥,南北走向,东低西高。该桥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地人习惯称世为老石桥。桥长9米,宽2米,石拱跨度5米,高4.5米,为单孔拱桥。桥拱砌成内外拱状,内拱用厚实的麻石条垒砌,外拱比内拱稍凸,用稍薄的石条平铺。老石桥虽不长,但因建在两山的山涧岩石上,涧深水急,也颇费匠心,保存完好。1927年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时,曾从此桥上经过。

广济桥  位于遂川县巾石乡东坑村境内,古代由县城经黄土关至南康、赣州、两广(广东、广西)官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始为木桥,后历经洪水,多次毁坏,修复。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毁于水,王静轩捐资重建,用花岗岩石筑成双孔半圆拱桥。桥为东西走向,在两峡峙之中建成的三墩二拱麻石桥,桥长31米,宽4.3米,高5.8米,中间墩呈船形状。

传说清道光末年,该桥重建时屡塌,后遇一过路乞丐说要用三块豆腐砌桥才修建成。桥西山腰处一条小道往北通往县城,桥东山势陡峭,险无立足之处,在此将桥建成,充分显示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双溪口桥  即草林下石桥,位于遂川县草林圩镇下游5华里处,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草林悠富郭朝宗为首捐资和募捐九千余元创建,郭因病去世,后由其侄郭聚奎继建,至民国十六年竣工。全桥四孔,长86.7米,宽5米,高6.5米。该桥为通往遂川县城道路要冲,今犹存完好。

中渡浮桥  古名济川桥,位于遂川县城,创建于宋景祐年间(1034—1038),该桥初名遂江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或因山洪冲毁,或被战乱破坏,进行过多次修复、重建,曾修为石座(墩)木面桥,木排桩木面板桥,浮桥等。1973年,泉江大桥建成后撤除。

清乾隆九年(1744)以来,县内士民200余名捐银20两,集为桥会,雇工看守,及时启合,方便行人。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时,在两岸建立渡亭并建桥房一所,名“利涉亭”,供守护桥工住宿,并买田租百余担为守护修葺基金。以后又有人捐献田产,至民国时期该桥有田租4000余担,设有“中渡浮桥管理委员会”,其所收租谷除正常开支,仍大有盈余,被劣绅豪富鲸吞。

 

雩田浮桥  古名东垣桥,位于雩田圩,建于清道光四年至同治十二年(1824—1873)间。浮桥长280余米,是该圩镇通往碧洲、枚江等地及万安县的交通要冲。1990年雩田大桥建成后撤除。

建国以前有桥会,名“慈航会”。有田租2000担,南岸上首有桥房一所,供守护人居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为桥会日,宴请乡绅,敬神、祭祀,清算收支账目,议决桥务事项。

草林浮桥  古名乐善浮桥,同治二年(1863)邑绅黄云龙等禀请邑令颁发印簿劝捐创建。桥长50余米,创建以来有桥会管理,田租300多担。建国后,由草林乡政府接管,设专职管理人员1人,另有4人在洪水期间协助管理,经费在乡财政中列支。草林圩是县内大圩镇之一,草林浮桥连贯南北,为上坑、大坑等地来往要道。1985年冬,动工修建了一座3米宽的钢筋水泥拱桥替代浮桥。

大坑浮桥  1966年以前为渡口,有渡船一只。1967年上海华东勘察设计A院地质勘测队到该地勘测大坑水电站时改为浮桥,由4艘木船和数驳木板桥构成。全长50余米,桥面狭窄,仅能单人通过。另有渡船一只,以备洪水开桥时渡运。由大坑、九田二村各派一人管理,经费由两村负担。1990年动工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拱桥替代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