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狮街道 首页
印度万万没想到 中国在洞朗还来了这么一手

洞朗对峙70多天,印度士兵侵入中国领土,最后全身而退,中国修路最后也停止了。

看上去,印度取得了完胜,以至于印度官方都宣扬,印度“达到了战略目标”。

但副作用呢?

《印度时报》最新一篇报道的标题就是:

“第一次冬季驻扎,1800名中国士兵部署在洞朗”。

虽然印度媒体的报道,往往不太靠谱,但看看他们的各种惊诧,还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这篇文章里面就这样说:

1、在洞朗地区,以前的惯例,中国军队只在每年四五月和十月十一月巡逻洞朗,冬天都会将士兵撤走。

但这个冬天,约1600至1800名中国士兵建立了事实上的驻扎点。

2、根据印度提供的图片,中国军队已经建好了两个直升机平台,数十个预制的房屋、掩体及商店,还升级了公路,以应对该高海拔地区凛冽的冬天

3、印度似乎达到了“战略目标”,但解放军也找到了部署理由,洞朗对峙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该地区几乎是永久性地驻扎”。

根据印度媒体提供的图片,远处可见清晰的中国房屋,屋顶飘扬着五星红旗;

一些中国士兵,则在附近停留。

山顶上,还是较厚一层的积雪,最冷的日子还没到来,考虑到这是高海拔地区,环境确实比较恶劣。

这是印度万万没想到的。

本来,在印度看来,这一次对峙,可以说是狠狠地给中国一个痛击,显示了印度的厉害。

最关键的,印度成功地阻止了中国的道路施工,中国虽然各种警告威胁,但也没敢把印度怎么样。

但结果却是,印度给了中国一个绝好的做事理由。

2017年8月3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洞朗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军队加强边界管控,前推作战部署,强化针对性训练……

任大校说得比较含蓄。

事实上,以前,中国对洞朗地区没有实际掌控,但现在通过这场洞朗对峙,完全掌控了。

而且,因为这场对峙,大量中国武器顺理成章部署到了最前沿,中方并且构筑了不少重要工事,一旦爆发冲突,中方再不像以前那样处于劣势。

1800名已部署到位的中国士兵,现在也不走了,继续部署在洞朗第一线,时刻备战,紧盯住印度的小动作。

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中国方面除了给部队建造了住所及直升机平台,还升级了在洞朗对峙地点东北约10公里处的机动车道。

但让印度没脾气的是,中国确实遵守了默契,没有在原先对峙位置继续修路。

但其他地方,可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沿着边界线修路,更多是一种姿态;关键的,还是整个前线的布局,以及掌握的战略要点。

印度当初要阻止中国修路,就是觉得洞朗太重要了。

在印度看来,如果让中国占据了洞朗高原,实际上中国就楔入了印度境内,这就好比一把尖刀插入了印度最柔软的部位,对印度来说,真是如芒在背。

一旦道路修建完成,中国将可能把更多兵力运送到边境前线。

更让印度恐惧的,洞朗地区下方,就是印度东西部的通道,一条宽约20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

这是印度的咽喉之地。

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大军将可从洞朗高原迅速挥师南下,如果中国掐死这个走廊,西部的印军就是瓮中之鳖。

印度东部,包括占领的我藏南地区,都是落后的农业区域,要靠西部运送物资,如果中国紧紧掐住这个咽喉,印度东部马上会陷入混乱。

而且,该地区很多都是亚洲黄种人,与印度本土白种人有明显差异,独立倾向浓重。

当年印度横插一刀,迫使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独立。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未尝不可能印度东部独立建国。

所以,印度这次不顾战争的危险,出兵阻止中国道路施工。

从某种程度上,印度确实没有判断错误,冒险也成功了。

但印度判断错误的是,对峙结束后,中国反而趁势就不走了。

既然这里是你最焦虑的地方,那我岂能轻易离开!

洞朗更必须完全掌控在中国手里。

中国军队不走了,这才是印度最焦虑的事情。

所以,它不久前派出无人机对我洞朗部署进行侦查,哪知道无人机技术又不够高,闯入了中国境内并坠毁

又被中国一顿口诛笔讨,在外交上相当被动。

最后,几点看法吧:

第一,洞朗的对峙,只能说是暂告一段落。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来年春暖花开,中国还修不修路?

印度还阻不阻止?

中国还会不会这么克制?

这些都是未知数,都是新的引爆点。

好戏还在后头。

第二,跟中国斗,印度确实还嫩了点。

中国做事,经常的情况,就是刚开始被动,但让人刮目相看的,却是后发制人。

双方都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但以中国“基建狂魔”的特点,很快地,你就会看到中印边境两侧的重大差别。

有了这些保障,中国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只是这个冬天,部署在洞朗的中国军人要受苦了。

苦寒之地,严重缺氧,对身体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这些年轻人,真正是在为国奉献,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