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城子街道 首页
沈阳故宫馆藏大钟原挂在营口盖州

  钟亭现貌。

  铭文显示,铜钟铸于金代。

  沈阳故宫馆藏的古铜钟。王岩 摄

  盖州钟鼓楼,右上角为钟亭。

  民国时期的沈阳钟楼。

  盖州古城原来曾挂着一口大铜钟。记者调查得知,此钟在宋朝时存放于河北献县,辽时,被萧太后藏在赤峰宁城,后在战火中毁坏。金代时重铸大钟,重6000斤。明朝时,此钟挂于盖州古城钟鼓楼上。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带走铜钟,将其运到辽阳,后挂在沈阳钟楼上。目前,这口铜钟存放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中,成为最重的镇馆之宝。

 史记

  晨钟暮鼓

  古代城市的钟鼓楼是用来报时的建筑,大多建于城市中心地带。除了报时之外,还作为报警和礼仪之用。因此,钟鼓楼是一座古城的象征,如今天的西安古城、兴城古城的钟鼓楼。

  古代没有时钟,城中生活的人们更多是要借官府设置的钟鼓楼来接收报时的信息。古代的钟鼓楼一般都是这样工作的,除了钟和鼓,还要在钟鼓楼上放置日晷和漏壶计时。每天黄昏时鸣钟18响,接着敲鼓计时。古代夜晚被分为五更,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每天夜晚,每隔两小时敲鼓12下。第二天凌晨鸣钟,宣告新的一天开始。因此,古代的重要城市都是有钟鼓楼的。“晨钟暮鼓”一词也因此而来。

  金代的古城南大门,明朝时改建成钟鼓楼

  目前,我省仅保留有两座建于古代的钟鼓楼,分别位于盖州市和兴城市。其中盖州古城钟鼓楼建成的时间更早一些——在明朝时,执政者直接把钟鼓楼建在了辽金时期修建的古城的南城门上。

  盖州古城有一条著名的南大街。明清时期,往来的客商顺大清河直达古城,南大街是他们进入盖州的必经之路,因而南大街在当时最为繁华,这条南大街也恰好就是盖州古城的中轴线,修复好的钟鼓楼就在南大街上。

  登上钟鼓楼远望,明清时繁华的街道如今已经不再人群熙攘。盖州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指着目之所及的南大街一带告诉记者:“南大街两旁的建筑很多都是清代的,甚至保留了当时的原貌。这条南大街看似并不宽阔,但在清代却是出入盖州的要道,国内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都是从这里进入盖州,然后转道进入东北腹地的。而这些客商所能见到的第一座宏伟建筑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钟鼓楼。”

  盖州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孙丽告诉记者,资料记载,盖州古城钟鼓楼是在明洪武五年至九年(公元1372年至1376年)改建而成的,当时的盖州指挥使吴玉奉命重修盖州古城,他将金代保留的古城向南扩展,把旧南门改建为钟鼓楼。

  在专家指导下,记者查阅《奉天通志》,记载如下:“盖州卫城,辽辰州旧址。洪武五年,指挥吴玉创建。九年靖边侯开广南面,砌砖。”

  “盖州古城是明代改建为砖城的,原城建成的时间更早一些,是古代辽南地区海陆交通要道,是辽南重镇,商贾云集。”孙丽解释说,“钟鼓楼是明代盖州古城的中心点,经过历次修缮维护,得以保存下来。虽然明代城墙保存较少,但盖州古城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遗迹和城市框架,许多明清时期地名沿用至今,如大德园胡同、茧市胡同、火神庙胡同、束鹿胡同等,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城。”

  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到盖州古城的原貌了,但在盖州市文物管理局,记者看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盖平县城略图》,上面详细描绘了古城的样子。

  那时盖州古城的东、南二门之外建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护城河南就是大清河。城内有由东至西的大街一条,平行小街几条,由南至北的大街一条。十分特别的是古城没有北门和西门,所以南大街没能贯穿南北,但这条街无疑是城市的中轴线,钟鼓楼就在这条中轴线正中偏南一点。

  孙丽介绍,明初扩建盖州古城时,发现古城没有钟鼓楼,而原来的南城门的位置又恰好位于中心点附近,于是这座南城门便被改成了钟鼓楼,最为主要的一项工程就是在城楼上面建了两个亭子,用来放置钟和鼓。有了钟鼓楼,盖州古城更具城市的模样了。

  现存于盖州古城钟鼓楼上的清乾隆年间所作的《重修盖平鼓楼碑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邑之晨昏更筹,与夫水火不虞,皆于楼之钟先教之。”“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盖州卫连日地震,钟鼓楼的大钟半夜自鸣三次,城东戴家峪山崩两处,长丈余。”可见钟鼓楼在当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孙丽告诉记者,盖州古城钟鼓楼与古代一些大城市所建的钟鼓楼相比,较为简单。孙丽以西安为例,西安的钟楼和鼓楼是分开的两座建筑。清代盛京(今沈阳)的钟楼和鼓楼也是分开的两座建筑,但盖州古城规模小,所以钟楼和鼓楼便合二为一了。盖州古城钟鼓楼就是在城楼上方一东一西各建一座亭子,分别放置一钟一鼓,所以它们也叫做钟鼓亭。如果发生火灾,就按照“东三西四南五北六紧七慢八”的节奏敲钟鸣鼓,人们就可以知道火灾发生的方位。

盖州钟鼓楼上的铜钟曾历经六朝,饱经战火

  在钟鼓楼上,记者看到钟亭里面挂的钟十分古朴。

  孙丽告诉记者,现在挂着的钟并不是盖州古城原来的那口钟。现在的这口钟是上世纪80年代从盖州暖泉镇永安寺移来的。那么,钟鼓楼上原来的那口钟,也就是读者请记者调查的那口大铜钟在哪里呢?

  孙丽说:“明朝初年,钟鼓楼建成后,钟亭里面安放的是一口铜钟,但这口铜钟的来历无人知道。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占据辽南后,来到盖州钟鼓楼,看到铜钟十分高兴,把它摘走了,当地的人们才知道钟鼓楼上的铜钟是大有来历的。”

  记者查阅《满文老档秘录》,书中对这件事有一些记载:“努尔哈赤谕曰‘今遣员役将古钟一口送京,此钟得自盖州,系大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所造。该员役等护送吾远祖遗物有功,宜酌加升赏,以示鼓励。’”

  “吾远祖遗物”这几个字让记者满腹疑云。对此,孙丽解释说,铜钟历经了金、元、明三代500多年。不知何故,在明朝时挂在了盖州古城钟鼓楼上。当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1621年)五月到盖州巡视时发现了这口铜钟。金朝是女真族所建,努尔哈赤也是女真人,所以他认为铜钟是他先祖的遗物,便将铜钟运往当时的后金都城东京城(今辽阳市)。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盛京时,铜钟也被运往盛京。1637年,皇太极建盛京钟楼时,便将这口钟悬挂在了钟楼上。

  孙丽说:“据我们所知,铜钟在盛京钟楼拆除后,便被收藏在沈阳故宫之中。”

  那么,努尔哈赤是如何认定这口铜钟是他先祖的遗物呢?

  原来,在这口铜钟上有铭文。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曾根据铜钟上的铭文断定铜钟为金代所铸。其中一段铭文是这样的:“应历八年,承天皇太后破乐寿觉道寺,获大钟一颗,赐感圣寺,因兵火毁坏,至大金天德三年闰四月十日辰时再铸,重六千斤并记。”

  铭文中的承天皇太后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辽国萧太后——萧燕燕。她是辽景宗之后。铜钟是萧太后攻破北宋的乐寿县(今河北献县)后从觉道寺缴获的,后来赐给了位于辽中京(今赤峰市宁城附近)的感圣寺。在金灭辽的战争中,铜钟被毁。金天德三年重铸,重6000斤。所以努尔哈赤认为铜钟是其远祖遗物并没有错。

  “这口曾挂在盖州古城钟鼓楼上的铜钟大有来历。在重铸之前,它一直挂在北宋的乐寿县觉道寺,后来被萧太后掠走,藏于感圣寺中,辽代末年毁于战火,金朝重铸。明朝初年,不知被何人带到盖州。明末清初之际,又被努尔哈赤发现带走,整个清代则一直挂于盛京钟楼。”孙丽又为记者重新讲了一遍大钟的历史。

  1929年沈阳拆除钟鼓楼,

  大铜钟安放在沈阳故宫,为最重的镇馆之宝

  在沈阳故宫清代宫廷钟表展展厅里,记者见到了这口铜钟。铜钟高2.1米,口径1.24米,顶部为半球形,最上部有一个蟠结双龙纽,底部钟口呈波状,看起来十分雄厚、质朴,上面刻有铭文,但字迹模糊。

  据资料记载,铜钟挂在盛京钟楼后,皇太极命名为“盛京定更钟”,整个清代和民国初年,沈阳人都是随着它每天的敲响,晨起暮息。

  随着钟表的普及和城市的发展,沈阳钟楼的作用逐渐变淡,而位于朝阳街与中街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的钟楼则显得有些拥挤。民国时期,有人提出要拆除钟楼和附近的鼓楼,1929年,当时东北的主政者同意拆除钟鼓楼,这一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当时正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的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极力反对此事,希望可以把钟鼓楼保存下来,并向当时的市长提出:“毁坏容易保护难,一旦消失就不能再恢复了。为什么你要选择把它毁掉呢?”

  遗憾的是,钟楼和鼓楼最终还是在1929年被拆除了,铜钟也随之移走,几经辗转最后珍藏于沈阳故宫之中,并以它6000斤的分量成为沈阳故宫最重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