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首页
女学员科目二考14年终放弃!驾校校长请吃饭为其送别:太好了

有句老话口口相传:“坚持就是胜利”


但是用到这个王女士身上就不是这个理儿了
王女士四十多岁,在武汉一家事业单位上班。2001年3月,她在湖北某驾校报了名,但至今没有拿到驾照。先后交了5次学费,每次都只是考过了科目一。她的方向感特别差,只要遇到突发情况就丢掉方向盘捂着眼睛,急得教练直叹气。



一天王女士终于意识自己真不适合开车。于是她果断弃学。校长一口答应并退回学费,“如果你这样的技术考到了驾照,我会觉得对不起社会,你决定不学太好了,我请你吃饭。王女士也可谓史上最牛的驾考“钉子户”!据悉王女士她是在26岁开始学车,一直学了14年!


苍天呐,14年都没考过,西天取经也不过才14年,还是走路过去的,这要是开车去,都不知道打几个来回了!

驾考老不过,跟智商有关?

我们在学车的时候难免会挨上教练几句说“你怎么这么笨”?

驾考老不过,难道真的和智商有关?

在德国,考驾照只有5次机会。如果考了3次还没有通过,就会被送去参加智商和判断力的心理测试。如果通过了测试,还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没通过,就会被认定为“不适合开车的人”。

驾考老不过,真的跟智商有关吗?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刘卫国:

看一个人适不适合考驾照,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可以从其生活中其他方面进行观察,比如平时工作、学习中的表现等等。不过,自身学习时态度认不认真,有没有用心也很关键。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员自身的心理状况,面对紧急状况下的反应等。此外,还与驾培时碰到的驾校教练情绪有关,有些教练过于急躁,也会对学员产生心理影响。

如果驾考学员确实出现多次考试不通过,尤其一些一坐上车心理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最好不要再继续考驾照。否则即便拿到了,也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造成隐患。

是否要引入心理测评机制

有关研究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开车除了体格、体力、感官能力、身体内部器官等生理因素外,驾车人还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刘小林也曾建议,国内驾考可引入心理测评机制,让心理素质有问题、不适合开车的人提前淘汰,这样可有效减少马路杀手。但他表示,这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毕竟努力过,学14年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如今放弃也是理智的选择!支持王女士做法的点赞!


图文:湘阴微生活

菏湘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公司网址http://xyxhxy.chc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