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峰村 首页
一个梦境里的故事,整理出一部微小说,希望大家品鉴,指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的劳力大量的涌向城市打工,中国北方顺应这一形式悄然兴起了一个行业“麦香客”,顾名思义:即是在小麦成熟的季节,专门靠帮人收割小麦为生的职业收麦子人。
    由于好多青壮劳力在外打工,不能及时回老家收割麦子,再加上这个季节天气变化无常,雷雨突发,老百姓常用“龙口夺食”来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收小麦的紧迫感。有了这些职业的收麦人,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缺少劳力的家庭的负担,职业收麦人用辛勤的汗水帮老百姓收回来新麦子,需要帮忙的家庭,会根据自家麦地的多少给他们适量的粮食和金钱作为报酬,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在老百姓亲切,朴实的称呼着“麦香客”的笑声里稳定的维持着。
       又是一个烈日炎炎,绿树成荫,蝉鸣刺耳,满眼金黄,麦香扑鼻的季节。
        麦浪翻滚的田埂上走来一对男女,身后背着简单的行李(蒲草编制的凉席,粗布被单,几件换洗衣服),手里提着镰刀,锋利的刀刃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刺眼的光。看样子他们应该是一对夫妻,黝黑的脸上一双有神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厚厚的嘴唇,脖子随意搭着一条白色毛巾的男人,身穿已经泛黄的粗布褂子,下身穿着一条洗的发白的,看不出原来颜色的裤子,裤腿卷至膝盖,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腿。常年被风吹日晒,透着小麦肤色的女人,简单的扎着不算太长的马尾辫,身穿碎花布衬衫,深色裤子,标准的鹅蛋脸上,一对不大不小的杏仁眼,小巧的鼻子,不薄不厚红红的嘴唇一直在说着什么,时不时的用自己的毛巾给丈夫擦着脸上的汗水,男人则是满眼的疼爱扭头笑着,看着妻子,点头回应,伸手接过妻子背后的行李和手里的镰刀。
        他们就这么一路走着,说着,笑着,黄昏时候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大门开着,院子里一个用石磨盘改制的石桌,几块平滑规整的石头围在石桌边,屋门开着,迎面扑来一股刺鼻的霉味,屋里光线昏暗,砖土结构的老式大炕上,被褥凌乱,炕后蜷缩着一位白发老人,背对着夫妻二人,女人轻声问道,老人家,你一个人在家吗?家里孩子呢,老人从嗓子眼里“嗯”了一声,算是回答吧。女人没有继续问下去,只说我们可以用您的锅做顿饭吗?老人没有回答,算是默许了吧。
        女人利索的卷起碎花衬衫的袖子,洗手,拿出自己带着的粮食开始和面,擀面,切面……,男人动手把炉火烧旺,坐好锅,开始洗菜,切菜,然后提起水桶来到村口的水井打水,没一会老人的水缸满了,两个水桶里也留了满满的水。这时,香喷喷的面条也出锅了,女人先给丈夫盛了一大碗递过来,然后又盛了一碗放在炉台上,上炕把老人扶起,坐好后,端过面条细心的吹吹喂老人吃饭,等老人吃饱后她才给自己盛了一碗慢慢的吃起来。饭后又细心的给老人做了吃的,坐了一锅热水放在炉台上,轻声细语的说,老奶奶,我给你做了吃的和热水,都放在炉台上呢,您要是饿了就自己热热吃,我们得走了。
        夫妻二人背起行李继续一路走着,问着,收割着,在给一户人家收割麦子时,看到地边树荫下躺着一个十一二岁,黑瘦的男孩,看样子是饿了,夫妻给孩子喂了水和干粮后,询问孩子才知道他是个没有父母亲人的孤儿,好心的夫妻看着可怜的孩子心疼的说,孩子呀,以后我们就是你的爸妈,你愿意跟着我们一起生活吗?男孩感动的大声哭着说,我有家了,我有爸妈了,夫妻二人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眼里透着满满的疼惜和慈爱!
        一家三口一路收着麦子,走着,来到一片麦田时,看到地边铺着一大块红,蓝,白相间的塑料布,上面放着好多的芝麻,麦粒,男孩可能是饿了吧,抓起芝麻就吃,吃着扭头看见身边竖着一块木板,上面有字和箭头,连忙叫到:“爸妈,快来呀,这里有好多芝麻和麦粒,还有块木板,上面有字,可是我不认识”。夫妻二人走过来看到牌子上写着“招高价麦香客”,他们顺着箭头指着的方向走去,他们有看到了熟悉的大门,熟悉的石磨盘桌子,走进屋里,一样凌乱的大炕,一样刺鼻的霉味,但是炕上没有老奶奶,女人焦急着喊到,奶奶,奶奶,你在哪,答应我一声呀!喊着喊着听到一声熟悉的“嗯”,女人顺着声音看到一把老式的竹制躺椅上,躺着满头白发,脸色苍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女人急忙有过去,蹲在老人身边,老人突然伸出干扁但还有力的双手紧紧抓住女人的手,泪流满面的说,闺女呀,我可算又等到你了,我一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女儿,你能做我的女儿吗?女人抱着老人哽咽着说,我愿意,妈,我愿意做您女儿,我们夫妻都是从小就没有了父母,现在我们有家了,有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