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村 首页
【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三农篇:晋城农业农村工作的辉煌5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采取新举措,出台新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可以说这五年,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受益最多的“黄金5年”。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勤劳勇敢的晋城农人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为推动“三农”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1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开拓新路径
近五年来,得益于惠农政策的落实、得益于农村改革的深入,全市农民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幅度稳定增长,年均增幅10.3%。

今年以来,对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农民增收6.5%以上的目标任务,我们认真开展调研,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措施,将工作分解到相关部门,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据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26元,同比增长7.2%,增幅排名全省第二,绝对值排名全省第四。

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我市一些大项目的落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了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增长,权重达到65%左右,打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军”;特色产业的良好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奠定良好基础,权重20%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随着国家、省、市、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制定出台多项强农惠农富农的财政政策,以及农村改革的纵深推进,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两项权重达到1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改革也取得新成果。将土地确权作为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坚持用改革增动能、添红利。一是按照2015年全面铺开、2016基本完成、2017扫尾完善的工作步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年将完成。截止今年8月底,全市已部署开展工作的村数2235个,占开展村数的99.73%;完成权属调查任务的行政村数2146个,占开展村数的95.8%;完成审核公示的村数2093个,占总村数的93.4%;完成合同签订的村数360个,占开展村数的60.9%;已完成数据入库的村64个,占开展村数的2.86%;共调查承包方45.95万份,占总农户数的92.7%;实测承包地面积285.2万亩,占面积的87.73%。同时,六个县(市、区)的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部建成。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万亩。三是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区南街办事处金华社区已完成清产核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司徒小镇现代化育苗室
2
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着力于调整优化农产品的产业结构,由原本的单一粮食种植,向以粮为主、特色农业发展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种粮面积进一步减少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粮食种植结构,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特别是2012年总产达到19.5亿斤,2015年达到19.25亿斤,为历史最高的两个年份。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晋城工厂化食用菌,高平、泽州生猪,阳城、沁水蚕桑,丹河、沁河沿河流域设施蔬菜,丘陵地区干水果、太行太岳山区中药材、小杂粮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聚。高平、泽州生猪,阳城蚕桑、陵川中药材列入省“一县一业”基地县。

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6万亩;桑园面积增长到16.5万亩,养蚕大棚从无到有,增长到5000栋;水果种植面积21万亩;小杂粮播种面积65万亩;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增长到16家,大棚种植食用菌达到1万亩,食用菌产业年产能8万吨,产量达到4万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同时,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了新转变。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接二连三,由注重生产功能向经济、文化、生态多元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互联网+三农发展。装备100栋智慧大棚,实现物联网监控、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加快展会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加全国、全省农博会,不仅增加了我市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促进了招商引资。新建的特优农产品展厅投入运行,面积160多平米,入驻企业72家、各类特色农产品400多种,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10月11日—15日,举办我市首届现代农业交易博览会,受到省内外广泛关注。加快了农旅一体发展,通过项目和资金扶持,全市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农家乐”旅馆已达千余家,其中星级以上“农家乐”达300多家。
  

▲侯庄苹果丰收
3
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有了新进展
通过多年努力,全市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园区、新型职业农民“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全市形成了以高平新胜肉类、沁水大象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以吉利尔、绿洲大麻为龙头的丝麻加工,以厦普赛尔、泽州彤康公司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以高平金田、沁水嘉沁为龙头的食用菌工厂化项目,以沁水丰田、陵川五色土为龙头的小杂粮加工,以陵川同仁堂、中晋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等六条产业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4%,带动农户24.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5%。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766家,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特色产业,社员达到12.65万人,带动农户30万多户,入社社员人均收入比普通农户高出20%以上,合作社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市万头以上猪场达到29个,家庭农场发展到292个,种粮大户发展到251户,2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已发展到近百家,相继建成城区司徒,泽州益丰园,高平金田、天润等一大批起点高、标准高、规模大,各具特色、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5万人,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初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全市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达到39个,厦普赛尔黄梨汁、彤康山楂干红、吉利尔丝麻产品、鲁村小米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引领市场,品牌效益初显。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连续多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目前已有泽州、阳城、陵川、沁水四个县32个种植基地、7家农资门店上线,实现了农产品的信息可查、责任可追、质量可控,实现了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桑园
4
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快新农村百村建设,在交通沿线、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重点区域,择优选择新农村建设基础较好、自主发展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100个村,按照“村庄宜居、产业发展、环境清洁、文明和谐、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城郊城镇化带动型、工矿企业支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型、农旅一体乡村旅游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快建设美丽农村。

全市共培塑总结城区司徒、阳城岳庄村等60余个新农村“百村”建设典型,引领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以农村气化、环境整治、生态绿化、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宜居示范工程方面,强化省、市、县美丽宜居示范村三级联创工作,加快推进农旅一体发展,连续举办两届最美乡村评选,选出东四义、皇城等24个最美乡村,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果和新模式。相继举办阳城县首届国际徒步大会、阳城农业嘉年华活动、农村乡土文化展播活动等,加快农旅一体发展,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皇城相府农业生态园
5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开拓新路径
我市有沁水、陵川两个省定贫困县,其他县(市、区)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

2014年我市开展精准扶贫,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建档立卡登记,录入全国扶贫系统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2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3%。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总体方略,我市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陵川县、沁水县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方面,出台了《省政府“8311”产业扶贫项目任务分解》、《市政府八大产业扶贫工程任务分解》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大力开展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全市所有脱贫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村村有企业和合作社带动的目标,有80%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帮贫的精准到户。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共规划建设54个集中安置点项目,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两件为民办的实事方面,2017年全市“两会”上,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保障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参加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解决住房和医疗两个“保障”问题,成为我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自选动作和亮点做法。骆惠宁书记年初在晋城调研时给予了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要求我市要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力争为全省脱贫攻坚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
  

▲连翘人工种植基地
回顾十八大以来5年的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成就巨大,展望晋城农业的未来,我们感到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定突出脱贫攻坚这一重点,全力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