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社区 首页
宁乡美文之--走过邓婆桥

走过邓婆桥

文/孙意谋

苍莽雄奇的雪峰山脉自西向东连绵逶迤而来,在这里忽地奇峰突起,群山竞秀,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大沩山,也就有了岿然独立高峻突兀的九折仑。顺着九折仑盘旋而下,山势陡然变得舒缓平坦,一大片红土丘陵向南延伸数公里,然后向东一个九十度的大拐弯,变幻成巍峨壮丽、林木繁盛的王家寨。山下一个小小村落,象一个倒放的葫芦,安静地坐落在三山环绕之中,只在东面留了一个窄窄的出口。村里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汇聚了山间溪水,恋恋不舍地从村中缓缓流过,在东边的葫芦口上倾泄而下,汇入沩江。在这葫芦口上,一座石拱桥如同雨后彩虹,飘落于小河之上,从云端鸟瞰,仿佛是莲花宝座不经意间伸出的兰花手,恰到好处地捏住了奔腾不息的山势。于是桥西崇山峻岭峰峦叠嶂,桥东良田万顷沃野千里,桥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山与田的分界线。这桥,便是邓婆桥了。

邓婆桥是座古桥。据《宁乡县志乾隆志》记载,清乾隆丙寅(1746)年间,明洪武授北平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李兴邦裔孙、国学李凌霞捐修此桥。桥名为何叫邓婆桥,史料里没有记载,但在乡邻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却有迹可循。相传当年河边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邓婆婆,一日,一牧童涉水过河,不慎落水,被正在河边浆洗衣服的邓婆婆救起。乡贤李凌霞有感于邓婆婆救人之举,为解乡邻涉水之苦,就在邓婆婆救人之处捐修了一座石拱桥,取名邓婆桥,以此让后世记住这位救人危难的好婆婆。人以桥传,三百余年的时光过去,邓婆婆、李凌霞都已无迹可寻。唯独邓婆桥历尽沧桑,象守护着一个誓言似的,从历史深处穿越而来,提示人们记住一段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乡贤们大抵都把修桥补路当成乐善好施、造福乡邻的义举,象邓婆桥这样由乡贤捐修的古桥,在家乡数不胜数。离邓婆桥不远,就是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西门桥,为省会赴安化通衢,这里曾留下清代道光名臣陶澍的足迹。桥头曾有一棵参天古松,高约数十丈,为陶澍手植。当年陶澍进京赶考,路过西门桥,看到过往挑夫都要在那里歇脚,却没有遮荫的地方,他有感而发,便亲手栽下了这棵松树。陶澍后来官至两江总督,培养了中兴名臣左宗棠、彭玉麟,为湖湘文化的奠基人之一。遗憾的是,此树于1984年被暴风雨所毁,附近村民扼腕兴叹,纷纷捐资捐力,种植一棵马尾松,并建立了青松纪念碑。而今青松映日,诗碑动人。倘若沿着沩江顺流而下,永新桥、步云桥、合金桥、双江桥、镇兴桥……数十座桥横跨于沩江之上,各有特色,蔚为壮观。我幼时曾顺着沩江一一走过这些古桥,一直到达官埠桥。站在官埠桥头,遥想当年张栻与易袚会面的场景,不禁心驰神往,感慨莫名。我清楚地感到,邓婆桥好似我人生的起点,走过邓婆桥,天地一下子在我面前哗啦啦地打开,我看到了全世界。

而对于乡邻们来说,很少有人如我这般去追寻邓婆桥的前世今生,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与邓婆桥日夜相伴,邓婆桥早已象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必需,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春天,站在桥上,感受着和煦的南风迎面吹来,看着桥下河水渐渐解冻,几次潮涨潮落之后,一年的农事就开始了。夏日,弯弯的桥洞象撑开了一把巨伞,遮挡住炎炎烈日,凉爽的河风顺着河道吹走暑气,带来阵阵清凉,邓婆桥成了天然的纳凉之所。秋夜,一轮明月高挂,月下的邓婆桥宁静安详,站在桥下,你可以看到两个月亮,一个在云彩间穿行,一个在水面上停泊。万籁俱寂的时候,站在桥头,有时会有悠扬婉转的笛声穿山度水而来,在月光下传得很远很远,饱含思念和诉说。冬天,寒风凛冽,草木凋零,邓婆桥更显高大空旷。第一场大雪还没来得及下的时候,远方的游子陆陆续续回来了,在桥上,他们与前来迎接的家人相见相拥,诉说离肠……邓婆桥默默无言,悄悄地见证着这些悲欢离合。我也曾和他们一样,很多次和母亲在这里告别,又很多次与母亲在这里重逢。现在想来,每一次告别和重逢,除了母亲外,还有这静默在我人生必经之处的邓婆桥。

曾经有一段时间,邓婆桥热闹非凡。建立在桥头的量具加工厂,产品畅销,生意红火,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年轻人就业。但好景不长,量具加工厂红火数年后归于沉寂。大批的年轻人只好从邓婆桥出发,外出求学、创业、经商、打拼、积累财富。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的时候,这些在外打拼的人们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带着理念,回到了邓婆桥。于是那些沉寂已久的山头,又种上了茶叶水果;那些荒废多时的古井,又冒出了汩汩清泉;静默无言的邓婆桥,又变得热闹而充满希望。

我近来时时想起邓婆桥。离乡日久,离情日厚。独处异乡,奔波于茫茫人海,穿梭于大街小巷,我常常会感到一阵阵眩晕,一刹时不知自己身处何地,去往何处,仿佛成了断线的风筝。唯有想起邓婆桥,心里才觉得踏实和安详。是的,无论我离乡多远,邓婆桥一直都在,如母亲般默默地关注,静静地等候,使我如风筝般不曾断线而放心地翱翔,让我如航船般不曾迷失而踏实地远行。如果说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余光中割舍不断的乡愁,那么这一座弯弯的邓婆桥,就是我挥之不去的思念,永远停泊在我人生的必经之处。

走过邓婆桥,就看见了全世界。

走过邓婆桥,就走进了全世界。

走过邓婆桥,就懂得了全世界……


(作者系宁乡县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

转载来源:大美宁乡

欢迎您关注梓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 蝴蝶云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