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庄村 首页
白云区太和镇谢汉清老人积极配合语言资源调查

老革命  新贡献

——白云区太和镇谢汉清老人积极配合语言资源调查

 

         2017年1月15日,白云区太和镇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氛围。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一行在主任甘于恩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对白云区太和镇谢家庄村的客家话展开基础调研。发音人谢汉清老先生早早来到调查组下榻的酒店,表达对调查组到来的欣喜之情。

         谢汉清老人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是白云区太和镇谢家庄村居民,能够使用流利的客家话,兼通粤语和普通话。老人家一生经历曲折,历尽艰辛,8岁就读私塾,因战乱和生活所迫,父亲去世后即辍学,他挑起了支撑家庭的重担。解放后,老人积极参与革命工作,协助政府开展扫盲活动,迅速成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谢汉清年方15岁,毅然报名参军,在枪林弹雨中得到锻炼,受到表彰。复员后回到白云区,建设家乡。1990年之后,盛世修志,谢汉清先生应镇政府之邀,放下自家药店的事务,担任《太和镇志》的主编,历时数年,在修志过程中,老先生非常认真负责,往往为了一个数据,便多次到相关单位核实,即使是自己付费,也毫无怨言。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新版《太和镇志》于1998年付梓,出版后因内容全面翔实受到社会的好评,获得专业志书评奖三等奖。



(谢汉清先生主编的《太和镇志》)


         太和镇位于白云区东北部,该镇大部分是山区,是白云区内客家人聚居最多的一个镇,人口约有4万多人,其中客家人近3万,占全镇人口的60%以上,谢家庄村位于太和镇镇区北部,人口5000人,是居住客家人较多的一个村落。在调查过程中,谢汉清老人态度严谨,为了准确反映当地客家话的面貌,反复发音,有时连水都来不及喝,确保了基础语言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初步的了解,太和客家话保留了客家话6调格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调值亦大同小异,有舌尖、舌叶音的区别(已出现混同的趋势),但词汇已经较多受到粤方言的渗透,平行说法甚多。



调查现场(一)

         16日晚上近八时,谢汉清老人不顾年事已高,配合调查组完成了词汇、语法基础条目的调查,还录制了一个恭贺新春的视频,向朋友们祝福鸡年来临:

        崖系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区太和镇谢家庄村人,崖叫做谢汉清,今年81岁,祝大家

    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调查现场(二)


         简单的晚饭后,语言资源中心甘于恩教授、胡伟老师、吴碧珊同学先后与谢汉清老师握手道别,约定新年后有机会再来采录客家话的歌谣语料,谢汉清老人愉快地应承,希望调查组早日发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