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庄村 首页
【中元节】 祭奠故人

中元节的起源和习俗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节日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习俗
(一)闽台习俗:①回家祭祖;②普渡;③放水灯;④抢孤。
(二)江南习俗:①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②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於野,称之“施食”。③江西省: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
(三)中原习俗:①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②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於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③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幡”。
(四)两广习俗:①广西省: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②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
(五)山东习俗:①放水灯;②祭祖;③饮食: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六)河北习俗: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七)西南习俗:①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著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②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文 明 祭 祀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们以各种形式祭奠故人,流传数千年的传统祭奠方式“烧纸”不免会出现在街头。提倡文明祭祀、引导爱护环境、维护市容秩序、避免交通拥堵、遏制灰飞地黑。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居民设置了10个文明祭祀箱,分别放置于烧纸较多的各路口。

在不改变祭祀习惯、尊重传统的同时,希望文明祭祀箱能够引导居民采用更加环保、文明、便捷的方式去祭奠故人。减免纸灰乱飞、道污地黑、影响交通的现象,也减轻环卫工人的清洁难度。

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各主要路口文明祭祀箱摆放位置:

太行路 长城街口     1个       

太行路 运河街口     1个     

太行路 三羊街口     1个

太行路 长江接口     2个

长江街 嵩山路口     1个

长江街 泰山路口     1个

泰山路 三羊街口     1个

泰山路 运河街口     1个

泰山路 武松街口     1个

希望居民积极参与、配合,共同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