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路街道 首页
你的“开心农场” 我的“开心乐园”

来源:赛罕区政府


    “种了几十年的地,近几年搬进城里,没地可种还有点不习惯。现在认养了一块土地,一方面我们老两口可以重新种地,另一方面村里空气好,每到周末可以带孙子们来玩,培养他们爱劳动的好习惯,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放心蔬菜。”正在赛罕区金河镇前白庙子村百岁园农庄里自己认领的地里忙活着的市民张国彬一边采摘着成熟了的黄瓜,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现在像张国彬一样来城市周边村里种地的城里人可真不少。几年前,互联网游戏“开心农场”让数不清的网民为之痴迷,如今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就坐落在我市周边的许多村子里。30平米大的一块地,能种十多种果蔬,每一年的租金也就4000元左右,地里种出来的所有东西都归认领土地的人所有,自己没时间时可以交由农场来托管,菜配送到家,也可以自己来体验种植、浇水、采摘,感受农场丰收的喜悦。 
    这只是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观光旅游业等结合起来,在改善农区生活环境、提高农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让产业发展成为农区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既“美了环境”,又“鼓了口袋”。 
    与城里人的“浪漫情怀”相比,赛罕区榆林镇的农民张建军则更看重现实,为此,他开了一家集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庄园。张建军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城里人上午来了爬山、摘杏,带孩子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中午还能吃顿地道的农家饭,下午一家人在山庄里转转,采购点绿色农产品,不就带动了农家乐、农畜产品销售了吗? 
    张建军的“大思路”和村民的“小心思”不谋而合。如今,在我市各乡村,村民求富、求美的想法比以往更甚。 
    在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用农民陈俊英的话说,自己这一辈子都是与土地打交道。从最初几亩地到后来几十亩地,从单一搞种植到多样化采摘,从大众的农家乐到小资的咖啡厅,陈俊英在田间地头上,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有奔向梦想的无尽的快乐。“我想在我熟悉的这片土地上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餐饮、度假为一体的农庄,我想让到这里的人,不仅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还能在这个乡间咖啡馆里体味城市里无法实现的悠闲与自在。”陈俊英说。 
    依托村庄的自身优势,结合本村实际,让“十个全覆盖”工程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从土地认养逐渐延伸到果林经济、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产业,成为首府许多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没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些好去处。你看,这是石榴、这是香蕉,这真的是我们呼市产的?”在位于赛罕区金河镇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市民赵坤带着父母孩子新奇地看着以前只能在南方生长的作物。在这个位于我市近郊的因造型酷似“鸟巢”而得名的农业园里,农耕博览、农科奇观、水耕蔬园、缤纷花苑、南国风情、热带雨林六个展馆也让更多的“赵坤们”在感受田园美景的同时,接受了一次农业科普知识的洗礼。 
    “光听说过采摘水果蔬菜,还真没尝试过采摘鲜花……这是非洲小雏菊,这是百合,这是灵芝……”在位于110国道旁的蒙兰花果山庄,慕名而来的市民张芳兴奋不已。 
    “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赋予乡村新活力 
    从大型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到以家庭为主的农家乐,从果蔬采摘园到鲜花采摘园,从单纯的农家饭到感悟人生咖啡馆……我市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产业发展、环境打造同步进行,彻底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期间,我市根据不同村镇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鼓励农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农家乐、采摘游、温室种植、光伏农业等生态高效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红火的“农家乐”……如今,村里人正享受着“十个全覆盖”和统筹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而城里人也同样在品味着因“十个全覆盖”工程而改变的美丽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