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农忙时节,行走于广袤的农村大地,处处可见一番别样新景:田间地头,活跃着一个个围着农技专家咨询的身影;合作社内,聚集了一批埋头学习、互相交流的职业农民;工厂车间里,忙时种田、闲时挣钱的两栖农民笑得正欢……
如今在我区,越来越多农民不再是传统的闷头种田,靠天吃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专业合作 社,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不仅自己“钱袋子”鼓了起来,也成了带领乡亲致富、带动农村发展的“领头羊”,绘就了一幅富民增收的农业新景。
两栖型农民:种田赚钱两不误
“现在我们村很多人都不到外面打工了,镇上的工厂企业也很多,平常农闲时就在工业园或者建筑工地上打打工,每个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既不耽 误家里干农活,照顾家人也方便。”近日,说起如今的农村生活,下村镇何家村委的村民高兴地告诉笔者,“还有很多人索性把土地流转出去,到城里头打工,既收 租金又拿工资,收入多了,日子过得也轻松。”
随着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招商引进纺织服装、机械铸造、食品加工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 业,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渠道。通过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信息支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就近从业、灵活致富,涌现 出一批忙时种田、闲时赚钱的“两栖型”农民。他们或进城从事建筑、装修、运输、零工等工作,或经营副食品店、蔬果摊等,一个人挣起了两三份钱,不仅有力带 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也使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技术型农民:一技傍身巧致富
“以前看别人种什么、怎么种就跟着学,自从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现在应用新技术在塑料大棚里种蔬菜,使用有机肥,以前只能一年种植一茬, 现在能种上三茬,收入翻了好几番。”通过参加培训、向农技专家请教、到农家书屋自学等,罗坊镇彭家村委沙堤村的种植大户李秋根现在是当地有名的有文化、会 技术的“技术型”新型农民,带动周边不少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技术型”农民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大综合文化站等科普阵地建设,利用“农家书屋”、农 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等,把致富信息传递到农民家中,鼓励更多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同时,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送科技到村、田间地头搞培训等方 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涌现了一批技术型“土专家”,成为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全区农民已发展花卉苗木、高产油茶、商品蔬菜等特色 农业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3家、家庭农场244个,引领带动全区10多万农户参与产业发展。
创业型农民:创业掘金成榜样
“在外打工赚钱也不容易,这些年也学到了不少手艺,还不如回来自己创业。”罗坊镇竹山村的返乡农民工周俊杰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分外感慨。他告诉 笔者,前些年在广东家具厂打工时掌握了不少技术,听说政府现在支持返乡创业,还提供了不少政策优惠,他毅然辞职回乡办起了家具厂,不仅收入不错,还帮村里 解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
据了解,在我区像周俊杰这样回家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小额贴息担保贷款、免费创业培训等优惠政策,通过信息服 务、技术培训、资金扶持、降低门槛等举措,鼓励和支持农民干事创业、兴办企业。同时,通过开办培训班等方式,让众多小老板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 念,把企业做大做强。另外,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引导农民利用闲散资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大批返乡创业农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扶指导下,积极参加 各种培训班,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搞起了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种养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成为了返乡潮中的新型农民。
来源:江西渝水新闻网
新余雲为媒网络整理发布